餘淑美/每年100億 可為稻米產業做什麼?

最近爲了政府每年約一百億的稻穀公糧收購價格是否調漲,立法院與農業部意見僵持不下。仔細探討,雙方都有理,但是都無法解決長久以來稻米生產過剩及稻農收入太低的困境。根本癥結未解,問題的螺旋難以逆轉。

九月到美國阿肯色州參加水稻會議,包括參訪一個稻米農企業Isbell Farms,這個一九四六年開始的農企業由家族經營。種植水稻品種多半以長米(秈稻)爲主,也種不少製造日本清酒Sake的品種,另外根據市場需求種植其他品種外銷至中南美洲。該農場面積廣大,水稻播種採飛機直播方式,種植過程也都是各種大型機械操作,稻穀收成後,有自建的巨型乾燥與儲存倉庫,等待市場價格好即可釋出。

該公司負責人站上卡車介紹業務,雖爲農夫卻深具企業家風範,願意接受高效率及永續性的新科技種植水稻。他們計算如何減少農藥與肥料的施用與成本,追求品質,同時尋求減少灌溉水、能源投入及溫室氣體甲烷釋放的策略。不禁感嘆臺灣的稻農,種植面積小,生產成本高,年收入低,價格無自主權,必須靠農業部不斷的補助,難怪少有年輕人願意投入。

爲何臺灣稻米產業無法由市場決定其產量與價格?只因爲要確保糧食安全嗎?但明明產銷不平衡,政府年年煩惱公糧收購太多無法消化,儲放時限一到便釋出作飼料或低價外銷,造成鉅額財務負擔。是否政府該調整管理方向,稻米產業也應適度轉型?

第一,農業部鼓勵提高稻米品質,認爲品質好即可價格高,農民就不賣公糧。臺灣東部谷價相對西部高,高於公糧收購價,顯示優質稻米有其市場。但是,如果東西部都種優質米,產銷就平衡沒問題了嗎?

第二,農業部推行稻農加入集團產區,以農會、糧商爲契作生產主體及市場銷售平臺,規範稻農生產稻米,注重品質與耕作技術,建立品牌行銷,獲得消費者信心。但是,爲何仍有許多稻農無法加入集團產區?

第三,農糧署已有獎勵稻米外銷的措施,但是成本偏高,無國際競爭力。臺灣米口感佳,習慣食米與華人較多地區已進口,顯示臺灣米商已有經驗與銷售管道,但爲何無法擴大外銷規模,仍需要政府補貼出口呢?

農業政策也需轉型,突破傳統思考模式,追上全球潮流。可以鼓勵結合傳統與先進生物技術育出韌性高、可降低生產成本的水稻品種(高品質、少用灌溉水、肥料與農藥,耐環境逆境),利用高科技進行大規模田間耕作(電腦化及機械化種植、噴藥施肥、除草及採收),計劃性大面積種植(訂定國內外合作契約,種植市場所需品種),研發稻米的功能性與多元用途(各式美食、釀酒、米果、化妝品等加工業產品),協助號召農民加入集團產區(老農將田出租、青農租田組團隊、農會糧商整合產銷平臺建立品牌),兼顧糧食安全、外銷與產業鏈(必要時外銷可轉內銷、維護水田生態環境,維持種苗、代耕、資材、加工、產銷等產業)。

雖然農業部已多少執行部分項目,但是規模與成效點未成線,線未成面,無法促成稻米產業具國際競爭力。這關鍵點相當重要,因爲內銷市場太小,一定要拓展外銷,參考外銷暢旺、內銷供不應求的日本米,就知道我們還有多大的改進空間。若能把近十年來公糧保價收購每年平均支出約一百億元,甚至追加少數過渡期所需經費,用來逐步執行上述建議與規畫,臺灣稻米產業應該有光明的未來。

(作者爲中研院院士、分子生物研究所客座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