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控融合加速,艙駕一體方案或於2025年大面積上車
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 鄧浩 上海報道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跨域融合成爲車載計算芯片競爭的焦點。大算力芯片廠商紛紛推出新品,比如英偉達推出Thor SoC,提出“單芯片解決一切”,高通則推出Snapdragon Ride Flex,劍指艙駕一體。
智駕/座艙零部件供應體系可大致分爲「算力芯片廠商——域控制器廠商/軟硬件解決方案商——主機廠」。目前在國內前裝市場,國產域控廠商/軟硬件解決方案商正在成爲供應主力。
以座艙域控爲例,蓋世汽車數據顯示,2023年1-7月,德賽西威、億咖通、東軟集團座艙域控市場份額分別爲17.5%、5.1%、4.5%。不過目前國內座艙域控整體滲透率剛突破10%,市場尚處於早期,競爭格局仍存變數。
同時,汽車的EE架構也開始從域集中向中央計算演進。此前,由於傳統分佈式架構功能升級只能以獨立子系統形式進行疊加,造成硬件資源浪費、線束佈置複雜等問題。爲應對這些挑戰,功能集成的域集中式架構出現了,而隨着大算力芯片的演進,高度集成的“中央計算+區域控制”的中央集中式架構將成爲行業終局形態。
在此趨勢之下,傳統的動力域、車身域、底盤域、智駕域、座艙域,正逐漸開始跨域融合。不少供應商選擇面向下一代架構——「艙駕一體」進行佈局。
10月31日,中科創達在深交所組織的路演活動中稱,其艙駕一體軟硬一體產品方案,正在順利開發中,將很快正式發佈並推向市場。中科創達管理層表示,“智能汽車的艙駕融合, 一方面傳承了公司能夠完全打通從座艙到駕駛兩域的核心能力,另一方面, 艙駕融合所帶來的中央計算的系統架構,帶來了很高的技術門檻和軟件價值。”
華陽集團則在10月31日發佈的投資者交流紀要中透露,其座艙域控產品覆蓋高通、瑞薩、芯馳等多類芯片的解決方案,於近期新獲得長安、奇瑞、北汽等客戶多個定點項目。華陽集團推出的艙泊一體域控、行泊一體域控產品已取得階段性進展,同時正在預研艙駕一體域控產品。
此前,德賽西威在中報中透露,艙駕融合域控制器產品已獲得項目定點,併發布了 Smart Solution 2.0 智慧出行解決方案,該方案搭載智能車載中央計算平臺ICPAurora+iBCM。億咖通則在3月的科技生態日推出了汽車大腦(ECARX Super Brain)系列中央計算平臺,集成了“龍鷹一號”和先進智駕芯片,並整合車控MCU,可實現艙駕一體功能。
爲什麼行業普遍選擇智駕域和座艙域率先融合?對此,中科創達管理層解釋,“原因在於,智駕域和座艙域是目前技術更新迭代最快、域控制器概念最強、對算力要求最高的兩個域。因此, 智駕+座艙將會成爲主機廠期望的主要域融合形式。”
中科創達管理層進一步認爲,預計在2025年左右,將陸續會有主機廠切入艙駕融合,真正落地單控制器(One Box)艙駕融合架構。
不過,艙駕融合方案真正落地或還面臨不少阻礙。某主機廠智能座艙產品總監曾對記者表示,“對於艙駕一體,主機廠主要考慮的還是成本,使用單SoC,可以降低物料成本。但對於主機廠而言,是不是真能降低總體開發成本?還很難說,因爲組織架構的融合是很大的阻礙。”
該產品總監分析稱,按照其實際開發經驗,在主機廠,之前座艙和智駕是兩個部門分開進行開發,現在需要融合在一起,但兩個部門的知識體系、技術棧都不一樣。比如在設計車道級導航交互時,兩個團隊設計的東西,出發點完全不同,造成部門扯皮,開會時間比開發時間還多。
“目前(艙駕一體)到了一個無人區,很多人討論技術,但技術層面反而好解決,人才、組織、流程和規範反而是更重要的。”前述產品總監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