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家傲·秋思》: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字數:1711字,聆聽閱讀時間:約12分鐘

-有音頻,更精彩-

(點擊音頻,即可收聽)

主播

瑞海

漁家傲·秋思

北宋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一提起宋朝,我們慣常的印象是:“對外戰爭失敗,國家冗兵冗官、積貧積弱”。事實上,北宋時期政治、經濟、科技都發展迅速,同時堅持“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讀書人受人尊敬,是真正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所以當時政治較爲清明,經濟文化也都比較繁榮,因而還一度涌現出不少文學造詣極高,又爲官清廉、一心爲國爲民的宰相賢臣,例如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蘇軾,還有我們今天要說的范仲淹等等。

范仲淹,字希文,諡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軍事家。他兩歲喪父,家境清寒,一生讀書不輟,“劃粥斷齏”“五年未嘗解衣就枕”,都是他留下的苦讀故事。大中祥符八年(1015),27歲的他進士及第,開始了自己赤心報國的仕宦生涯。

范仲淹才兼文武、出將入相,是少數曾經馳騁疆場的文官之一。宋仁宗在位的時候,西夏人進犯邊境,范仲淹奉命去西北領兵抗擊,把西夏人打得節節敗退,逼得首領元昊只好向宋朝俯首稱臣。當時邊疆也一度流傳着“軍中有一範,西賊聞之驚破膽”的歌謠。

帶兵作戰使范仲淹有了與當時其他文人不同的生活經歷。那廣袤蒼涼的塞外風光,那驚心動魄的戰爭場景,那苦寒孤寂的邊塞生活,不僅開拓了范仲淹的藝術視野,也深化了他的人生感悟。在同時期的詞人寫下“小園香徑”,寫下“庭院深深”的時候,范仲淹已經將邊疆的軍旅生活融入自己的詞作。他的詞突破了詞侷限於一己悲歡的狹小格局,開啓了宋詞貼近社會生活和現實人生的新方向。我們今天一起來欣賞他最著名的代表詞作《漁家傲·秋思》。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塞外的秋天到了,但景色卻和江南全然不同。大雁又飛回衡陽了,一點也沒有停留之意。日落黃昏時,軍中號角一吹,周圍的邊聲也隨之而起。層巒疊嶂裡,暮靄沉沉,山銜落日,孤零零的城門緊閉。

詞的上半闋描寫了西北塞外蒼涼的秋色,氣勢闊大雄渾,寥寥幾句,就寫出了茫茫戈壁灘的孤寂與荒涼。

寫過了大漠的秋景,下半闋開始抒情。將軍獨自飲一杯濁酒,不由得想起萬里之外的家鄉。繼而想到自己未能像竇憲那樣戰勝敵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歸計。悠揚的羌笛響起來了,天氣寒冷,霜雪滿地。夜深了,將士們都不能安睡;將軍爲操持軍事,鬚髮皆白;戰士們久戍邊塞,也流下了傷心的眼淚。

“燕然未勒歸無計”這句運用了典故。東漢時期,車騎將軍竇憲帶兵北伐,在燕然山一帶大破匈奴,這一場勝戰致使匈奴主力遠走漠北,漢朝暫時擺脫了北部遊牧民族的威脅。朝廷感念竇憲的戰功,命班固執筆作了《燕然山銘》,並把文章刻在了燕然山上。

後來,爲功勳卓著的將領在邊塞樹立記功石碑成爲了一個傳統,一直延續到清朝。燕然山也因爲是抗擊匈奴的前線,經常出現在古詩裡,例如王維的“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李白的“倚劍登燕然,邊峰列嵯峨”等。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駛進,王朝更迭、世界覆地翻天,唯有刻在這山石上和經典中的印記,讓我們能窺探到歷史逝去的足跡。

范仲淹接到調令去戍邊的時候,已經五十二歲了。偌大的西北邊境,他看到的已經不僅是進攻的敵軍、心中也並沒有刻骨的仇恨。他臨危受命,鬢角已經染上白霜,連年戰事讓他思念家鄉,也讓他看到戍邊將士們的艱辛勞頓。他想起竇憲立下的赫赫戰功,但想到的不是能像他一樣樹碑立傳,而是渴望能早日結束戰爭,讓將士歸鄉,讓百姓安生。

於是,他積極加強防禦、整頓軍隊,擊退了敵人一次次的侵擾和進攻,最終使元昊放棄作戰,投誠宋朝。兩族人民終於結束戰亂,重歸和平。

范仲淹一生流傳下來的詩詞有三百餘首,而詞作僅有區區五首,這首《漁家傲·秋思》是他最爲膾炙人口的詞作。從中,我們能感受到他那心繫天下蒼生的悲憫,和他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博大胸襟。

文正公是這樣寫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用自己一生的上下求索和鞠躬盡瘁踐行了他的諾言。

作者 | 素心(公衆號:雅韻清吟)

主播 | 海瑞

投稿 | 1552802132@qq.com

入羣學習 | 微信(15116151869)

圖片 | 來自花瓣網,如有侵權立即刪除

文字內容 | 文字內容經出版社授權,未經許可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