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轉”生變?法國國會大選塵埃未定,銀行股先漲爲敬!
法國國會選舉第一輪投票結束。極右翼“國民聯盟”並未取得預期中的大勝。
法國股市週一開盤後上漲明顯,其中銀行股領漲。但最新的經濟數據顯示,法國經濟仍然面臨壓力。
法國國會選舉首輪投票結果出爐
當地時間6月30日,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第一輪投票結束。法國主要民調機構預測,極右翼“國民聯盟”獲得33.2%至33.5%的選票,得票率領先;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得票率在28.1%至28.5%之間,排名第二;執政黨復興黨及中間派聯盟得票率爲21%至22.1%,位居第三。
民調機構預測稱,這或將使極右翼“國民聯盟”在第二輪投票後獲得全部577個議席中的多數席位,但尚不清楚國民聯盟能否獲得絕對多數席位(289席)。
據法國《巴黎人報》援引法內政部消息報道,極右翼“國民聯盟”及其盟友在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第一輪投票中獲勝,共獲得33.4%選票。而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以27.98%的得票率居第二位,馬克龍領導的聯盟以20.76%的得票率居第三位。排在第四位的是共和黨,得票率6.56%,其餘政黨得票率3.67%。
而據央視最新報道,初步計票結果顯示,在首輪投票中,極右翼“國民聯盟”獲得33%的選票;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獲得28.5%的選票;執政黨復興黨及中間派聯盟獲得22%的選票。
此次法國國民議會選舉將投票選出國民議會577位議員,任期5年。選舉採取兩輪投票制,第一輪投票中,候選人得票超過半數的直接當選;若無人得票過半,則獲得不低於本選區12.5%登記選民支持的候選人進入第二輪投票,得票最高者當選。第二輪投票定於7月7日舉行。
投資者信心迴歸
雖然“國民聯盟”在投票中獲勝,但並未取得明顯優勢。分析認爲,法國政壇的未來仍未明確,但完全倒向極右翼的風險正在降低。
花旗銀行表示,在第二輪法國議會選舉之前,法國銀行業將保持波動。此前,法國議會選舉首輪結果與民意調查一致。分析師AzzurraGuelfi寫道:“我們的利率和股票策略師的分析似乎表明,市場目前普遍反映了選舉陷入僵局的情況,自5月底以來,法國銀行的隱含股本成本上升了約330個基點。鑑於對歐洲經濟增長和一體化進程惡化的預期,加之更大的財政風險和更高的融資成本,共同導致了股本回報率和資本回報率的下降。”
巴克萊銀行分析師Silvia Ardagna和Mariano Cena在報告中說,法國立法選舉前的民意調查顯示,馬克龍總統的議會黨團被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和勒龐的“國民聯盟”擠壓。雖然結果仍不確定,但最有可能的結果是出現僵局或馬克龍與極右翼議會共同執政。該行認爲:“我們認爲後者對市場和歐盟機構以及歐盟成員國進一步財政和政治一體化的前景更爲負面,至少從長期來看如此。”他們補充說,左翼和右翼聯盟的一個共同點是,他們的政策將導致赤字增加,其中包括“新人民陣線”將領取養老金的年齡降至60歲,以及“國民聯盟”削減能源產品的增值稅率。
法國股市轉好
法國股市週一開盤後,投資者信心明顯回升。法國CAC40指數開盤上漲,漲幅超過2%。截至記者發稿,法國CAC40指數上漲1.76%,漲幅明顯強於富時100指數和德國DAX指數表現。
其中,銀行股領漲。法國興業銀行上漲4.93%,法國農業信貸銀行上漲4.36%,法國巴黎銀行上漲4%。此外,法國國防股也上漲明顯,空中客車上漲3.06%,泰雷茲集團上漲2.11%,達索航空上漲1.24%。
6月,法國股市下跌6.42%,成爲歐洲表現最差股市。
除了政治因素外,法國經濟同樣不容樂觀。
法國公佈的6月製造業PMI爲45.4,預期45.3,前值45.3。
漢堡商業銀行經濟學家Norman Liebke在評論法國製造業PMI數據時表示,法國製造業不僅進一步陷入下滑,而且6月份的收縮也很普遍,消費品行業活動自1月份以來首次出現下滑。中間產品和資本品行業的工廠產出仍然低迷,尤其是後者。事實上,報告指出,對汽車行業客戶的銷售尤其疲軟。對法國消費品的需求下降也是新訂單總額急劇下降的一個主要因素,同時採購活動以自2023年12月以來的最大速度下降。此外,對前景的信心水平降至歷史平均水平以下,強化了前瞻性投入採購和新訂單指標所描繪的悲觀觀點。令人擔憂的將是製造業通脹的再次加速。所有三個主要子行業的成本和產出價格均出現上漲,不過中間產品製造商投入價格的大幅上漲表明,整個製造業面臨的價格壓力正在加大。
而即將舉行的巴黎奧運會或成爲法國經濟的新亮點。法國利摩日大學體育法律與經濟中心CDES應國際奧委會的要求進行了一項經濟影響預估研究,該中心將舉辦奧運會對巴黎所在的法蘭西島大區經濟影響分成了三種情況,分別是最差、中等以及最好。預計最差將會達到大約67億歐元的淨經濟收益,而最好的情況下,則會產生約111億歐元的淨收益。這一經濟影響的區間浮動如此之大,主要是因爲旅遊業方面的不確定性很高,在最差的情況下,旅遊業或將僅帶來約14億歐元的經濟收益,但在最好的情況下,旅遊業或將貢獻大約35.63億歐元。
責編:李丹
校對:王錦程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爲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END
" Type="nor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