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與和解 基隆辦法國公墓普渡

今年適逢清法戰爭140週年,基隆市清法戰爭紀念園區11日舉行中元普渡儀式,由中元祭主普張廖簡宗親會主委、前基隆市長張通榮(前)擔任主祭,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後右四)、法國在臺協會副主任陸明莉(後右三)、基隆市文化觀光局長江亭玫(後右二)等人共同與祭。(張志康攝)

西元1884年發生清法戰爭迄今已140年,基隆市正砂社區發展協會11日在基隆市清法戰爭紀念園區舉辦法國公墓普渡儀式,以臺灣人的方式,讓清法戰爭中犧牲的先人接受後世的招待。法國在臺協會副主任陸明莉(Clea Le Cardeur)表示,這正是臺法友誼的具體證明。

基隆市定古蹟清法戰爭紀念園區一般人稱爲「法國公墓」,埋葬在此的是1884年清法戰爭中陣亡的法軍官兵,正砂社區發展協會多年來不遺餘力籌辦中元普渡,讓亡魂能夠得到應有的尊重和祭奠,並感受臺灣溫暖與善意。

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在會中指出,基隆市一直以來都是一座包容多元文化的城市,法國公墓是城市文化與歷史的一部分,透過普渡儀式,不僅追思逝者也強調了「尊重生命、珍視和平」的人類共同價值觀。

陸明莉表示,對法國和臺灣來說,公墓所代表的是歷史上黑暗的一頁,但同時也是臺法友誼、和解的具體證明,在140年後的今天,衆人懷着感動和感恩的心情聚集於此,並尊重臺灣和法國各自的傳統,一起在農曆7月舉行悼念儀式。

這場普渡儀式包括悼祭儀式、音樂演奏、獻香祭拜、法師誦經等活動,不僅紀念法國軍人,還對當年清法戰爭中殉職的清軍表達悼念之意。張廖簡宗親會作爲今年雞籠中元祭輪值主辦單位,擴大規模對異鄉靈魂普渡,並藉此強調「世界大同」的博愛精神。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長江亭玫說,這場中元普渡儀式不僅僅是一場祭祀活動,更是促進文化交流的平臺,基隆市透過活動向世界展示城市文化多樣性和包容性,同時也讓更多人瞭解這段被遺忘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