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永遠不要跟孩子說

想象一下,當你與孩子互換角色時,以下兩種說話方式,你更能接受哪一種?

當你晨起稍遲時,父母嚴厲地催促:“快點,又磨蹭了,今天還想遲到嗎?”

另一種則輕聲細語:“新的一天,充滿希望,準備啓程出發啦。”

當你沉浸電視中時,父母粗暴打斷,還伴隨着責備:“就知道看電視,什麼都不幹,再看眼睛都要瞎了!”

另一種則是溫柔提醒:“電視和眼睛都需要休息,能自己關掉電視,給它們放個假嗎?”

顯然,我們會更傾向於溫柔有愛的話語,而非否定、打擊或挖苦等負面言行。

而語言,作爲溝通的橋樑,遠不止於傳遞信息,更在於塑造孩子的人格、影響價值觀。

唯有好好說話,方能更深入人心,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也像心理學家阿德勒所言,童年時期遭受的不當言行,往往會成爲自卑與挫敗感的溫牀。

所以,父母也該時刻審視自己的言行。

尤其不要說以下4種話,以免不當言行成爲一把利刃,刺痛孩子的心。

在日常生活中,不乏有父母習慣性給孩子貼標籤,諸如“膽小鬼”“太懶惰”或“拖延成性”等標籤。

這些言辭有可能加深孩子對自身缺點的認同,讓孩子陷入自我否定中,也缺乏自信,認爲自己處處不如人。

心理學家李新異認爲,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籤,無異於心靈的隱形創傷,甚至成爲束縛孩子前進的魔咒。

曾採訪過一位美食博主,他坦言自己的骨子裡,其實是一個自卑的人。

這源於他成長過程中頻繁遭遇媽媽貼的負面標籤,以及不被認可。

讀書時每當沒考好,媽媽的責備便如利刃出鞘:“怎麼這麼笨,這都考不好,你看看別人多優秀!”

對於他幼時熱愛的繪畫夢想,媽媽更是無情澆滅:“你沒有繪畫的天賦,醒醒吧,那不能當飯吃。”

成年後,面對職場挑戰與轉型的抉擇,他選擇了追隨烘焙事業,卻再次遭遇了媽媽的質疑與否定。

即便是親手爲媽媽做的蛋糕,也未能換來她的讚許,反而是一句“難吃”,以及“你不行,還是回去工作吧”的冷水。

這些經歷,如同重錘般敲打着他,讓他即便日後在美食領域開闢了一片天地,內心深處仍殘留着被否定與打擊的陰影,自信心時常動搖。

父母愛貼負面標籤,是侵蝕孩子自信的隱形利刃,絕非激勵之道。

一項來自哈佛大學的研究更是證實,長期揹負負面標籤的孩子,容易自信受挫,甚至產生心理問題。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擁有不同的成長軌跡與節奏。

父母應謹言慎行,避免隨意貼標籤,轉而以尊重和鼓勵的方式,幫助孩子建立正面的自我認知。

也讓孩子在愛與信任中,成長爲自信、有勇氣、有力量之人。

有人說,真正的富有,不在於擁有多少財富,而在於內心的豐盈和安全感。

養育孩子也是如此。

在孩子心中植入穩穩的安全感,尤爲重要。

有了這一無形的盾牌,孩子便有了篤定自信的地基,也會習得面對風雨的堅韌與從容。

遺憾的是,好些父母卻誤將“賣慘哭窮”視爲教育良方,以激發孩子奮發向上的動力。

殊不知,這無異於在孩子的內心種下自卑與敏感,也削弱了孩子的安全感。

我有一位能力出衆的朋友,儘管在賺錢方面頗爲得心應手,但在消費時卻異常謹慎。

她坦言,主要還是因爲缺乏安全感,也源自成長中的經歷。

其實她家並不缺錢,父母是開公司的,但儘管如此,她還是沒逃離父母的“賣慘哭窮”壓力。

父母常對她說:

兒時的她想要某個玩具時,得到的迴應卻是:“這東西太貴了,我們賺錢不容易,你要學會理解,要懂事點。”

這些話語,表面上是教她學會節儉與體諒,實則如同一把無形的“情感枷鎖”,束縛着她。

隨着時間的推移,她逐漸將父母的種種不易歸咎於自身,內心充滿了自責與不安。

因此,即便如今的她擁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但骨子裡的匱乏與不安全感,卻依舊如影隨形。

“賣慘哭窮”的教育方式,本質上是一種情感綁架。

父母也許意在喚醒孩子的同理心與責任感,但其深層動機往往是藉由呈現自己的不易與犧牲感,來達到對孩子行爲的操控。

心理學家武志紅一語道破真相:

這種教育方式,其負面效應不容忽視。因爲這會讓孩子產生愧疚的不安感,也會覺得父母不是真正的愛自己。

構建親子間的健康關係,關鍵在於平等與理解。

父母可以坦誠分享工作的辛勞與成就背後的努力,引導孩子認識到,每個人都需要通過不懈的努力,才能實現成功,獲得幸福。

養育孩子的真諦,不僅在於培養出優秀之人,更在於塑造出一個內心強大、充滿安全感、勇於逐夢的靈魂。

上週逛超市時,看到一位媽媽因爲孩子不小心打翻了一盒牛奶,大聲斥責孩子:

“你怎麼這麼不小心!看看你做的好事!”

孩子嚇得臉色蒼白,淚水在眼眶裡打轉,手足無措地站在原地。

無獨有偶,類似這樣的情景,也常發生在家庭聚會或飯桌上,如孩子多夾了幾口自己喜歡的菜,父母當場翻臉訓斥:

“你看看你,客人還在呢,這麼沒規矩,真是丟臉!”

當衆斥責孩子,表面上看是爲了讓孩子的行爲規範,實則是一種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

它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感受和自尊需求,無形中也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在《兒童時間管理訓練手冊》一書中提到:

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應該採取溫和而堅定的態度,與孩子進行私下溝通,引導孩子認識錯誤,而非在衆人面前施以嚴厲指責。

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中,克萊門特·馬修老師面對一羣被社會邊緣化、行爲頑劣的孩子,他沒有選擇簡單粗暴的懲罰或當衆斥責,而是以柔軟之心去對待孩子,用音樂和愛去感化他們。

因爲他深知每個孩子背後都有不爲人知的故事,正是這份理解與尊重,讓孩子們重新找回了尊嚴,最終實現了自我救贖和成長。

每個孩子都是在犯錯與改正中成長的,他們需要的是如沐春風的引導和理解,而非當衆羞辱和指責。

而溫和、耐心的溝通方式,會讓孩子感受到愛與尊重。

這些話,是否常縈繞耳畔?父母以“爲你好”爲由,讓孩子淪爲沒有自主權的執行者。

這份愛,雖看似無私,實則剝奪了孩子探索自我、做出選擇的權利。

想起幾年前看過的一部電視劇《小歡喜》,其中一幕尤爲深刻。

抑鬱的喬英子爬上大橋欄杆欲跳海自殺。而這個時候的媽媽,卻還在想着“爲你好”。

英子媽媽聲嘶力竭:

“我逼你什麼了?”

“我只是不明白,你爲什麼非要去上那個南大啊。”

“媽媽都是爲了你好啊。”

英子的迴應則振聾發聵:

“你從來都是憑着你的想法決定我的人生。”

“對,你就是想爲我好!可那都是你想的。”

“你想過我心裡到底想要什麼嗎?”

而這場衝突的驟然爆發,其實早已在母女間的日常相處中埋下了伏筆。

英子父母自從離異後,媽媽便辭去了學校的工作,把全部心思都放到了女兒身上。

英子也體諒媽媽的不易,她努力上進,以出色學業來回報媽媽的愛。

然而,隨着高考臨近,這份愛逐漸演變成了令人窒息的高壓管理,英子的生活被嚴格的時間表填滿,毫無喘息的機會。

英子對天文的熱愛與對心儀大學的嚮往,卻在媽媽“爲你好”的名義下被無情否定,囚禁了英子的夢想與選擇的自由。

而這也成了壓垮英子心理防線的最後一根稻草,讓她陷入了抑鬱,甚至萌生了跳海的極端念頭,從而引發了開頭驚心動魄的一幕。

英子和媽媽之間的衝突,正是無數家庭親子衝突的縮影。

“爲你好”這三個字,本無惡意。但一旦成爲控制與剝奪的由頭,便成利刃,傷人無形。

也映射出了父母內心的控制慾與焦慮,試圖以自身經驗爲尺,爲孩子丈量出一條“完美平順”的道路。

然而,這條路未必是孩子真正想要的,也不一定適合他們。

心理學專家武志紅也曾多次倡導: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興趣、夢想和追求,理應被賦予探索自我、追求夢想的自由。

所以,父母若打着“爲你好”的名義規劃孩子的人生,往往會事與願違。

父母的角色,應是引導而非決定,是陪伴而非掌控。

正如詩人紀伯倫所言:

因此,父母要學會放手,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讓孩子選擇自己的路。即使未來風雨兼程,也勝過被安排好的一生。

很喜歡泰戈爾的一句話:“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於完美。”

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那些帶有傷害性的言辭,無異於“槌之擊”,在內心深處留下不應有的裂痕。

唯有好好說話,用愛代替傷害,多向孩子傳達積極的暗示,父母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

而來自父母的愛與鼓勵,也會成爲孩子人生旅途中最堅實的盔甲。

未來無論是風急浪高還是水波不興,孩子們也會勇於跨越重重障礙,敢於探索那未知的廣闊天地,成就自己想要的人生。

十點讀書開視頻號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鏡,帶你重讀經典

從唐詩宋詞到中外名著,短視頻裡學知識

歡迎點贊關注

本期解讀:王維《終南別業》

作者 | 晚秋,寫作者。公衆號:晚秋的時光屋。

主播 | 絳染 ,電臺主播、愛配音,神秘的愛貓人。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