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開講:異國文化的笑點,和你想的不一樣

六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對談者一起來討論幽默。左起爲轉角國際編輯林齊晧、秘魯的DJ Cola、美國的陳思銘(David)、法國的季茱莉(Julie Couderc)、印度的江譚佳彥(Chongtham Jayanta Meetei)、日本的葛西健二。 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文/孫嘉蓉

幽默是一個很難被描述、也無法測量的東西,爲什麼一則笑話有人覺得很冷,有人卻笑到流淚?爲什麼有些幽默只能意會無法言傳?語言相通也不代表理解笑點,不同文化間的玩笑禁忌又該如何捉摸?

這次我們邀請到六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對談者一起來討論幽默,有臺灣代表兼主持人的林齊晧,與五位長期居住臺灣(最短8 年,最長20 年)的外籍人士,包括來自法國的季茱莉、印度的江譚佳彥、美國的陳思銘(David)、秘魯的Cola、日本的葛西健二,他們除了中文聽說流利,也各自擁有獨特的成長和工作經歷。我們好奇的是,他們自身的幽默文化是什麼?開玩笑時有哪些顧忌?臺灣人懂他們笑點嗎?覺得臺式幽默好笑嗎?

當齊晧(七號)宣佈正式開始時,茱莉一邊嗑着桌上的開心果一派輕鬆的問:「我可以繼續吃嗎?」七號順勢問大家:「你們的文化裡, 這種幽默是允許的嗎?」「其實不可以,會很沒禮貌。」出生於印度東北的江譚佳彥率先跳出來:「在印度,正式的聚會不像臺灣這麼輕鬆,好比有長輩在,就一定不能喝酒,而且女生更不能這麼做。」沒想到對談纔剛開始,就投出了一顆文化震撼彈。

茱莉一邊嗑着桌上的開心果一派輕鬆的問:「我可以繼續吃嗎?」 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什麼性格開什麼玩笑?

「我們常說歐洲人外表很硬,但是裡面很軟;美國人是反過來,外面很軟,裡面很硬。」來自法國南部的茱莉認爲,跟傾向控制情緒的東方人相比,歐美對人的親疏分界也有很大差異:成長於美國的David 也同意:「有人說跟美國人當朋友其實不容易,因爲一開始很活潑熱情,但認識久了就沒有了。」

說起幽默風格,茱莉認爲法國的幽默表演偏好嘲弄或諷刺他人,例如模仿名人或嘲諷時事,最極端的例子莫過於近年的網路紅人雷米・蓋拉德(Rémi Gaillard)。不過,對日本人來說,雷米愚弄路人的方式似乎過於激烈,以搞笑爲專業的葛西健二主張幽默不能用騙的:

日本的搞笑需要有邏輯,好比漫才,必須一個裝傻一個正常,這樣才能成立。

在美國成長的陳思銘(David),現爲泥灘地浪人(Muddy Basin Ramblers)樂團團長。 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日本也有很獨特的「自虐型搞笑」,甚至有專門走此路線的搞笑藝人。「他們會不斷琢磨被虐待時的反應,那是他們最重要的技術。」葛西說:「臺灣人(看他們被整)覺得很可憐,但是我們會覺得很爽。秘魯早期的搞笑也會打自己來娛樂大家,是肢體比較誇張的方式,小丑表演也是一項傳統,每年五月在首都利馬甚至舉辦有大型的 小丑遊行,Cola 說:

這種小丑是表演給大人看的,主要在嘲弄自己。

臺灣具代表性的幽默表演除了沿襲自中原的相聲和來自閩南文化的答嘴鼓,受到日本文化影響,近年也發展出一批漫才表演者。七號則舉臺灣1970、80 年代全臺盛行的秀場文化和戶外野臺戲爲例,當中的雙關語或諧音笑話,或可被視爲原生的臺式幽默。

日本的葛西健二(左),在臺灣發展演藝事業多年。右爲秘魯的Cola,現爲ICRT主持人。 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諧星跟你想的不一樣

英美系國家的幽默表演則有由來已久的單人喜劇(Stand-up comedy),David 說,成功的Stand-up 演員一定要懂得自嘲,Stand-up 的來源都是觀察生活,從個人故事去講一個主題;同樣把自嘲視爲幽默的最高境界的還有印度,佳彥表示,印度一向很自傲於自身古老文明對鄰近地區甚至全世界的影響:「但是我們驕傲之外會自嘲,如果看到鏡子,看到自己,卻沒有反射,那就沒有進步的空間。自嘲在喜劇演員中是最高等級的,笑別人比較簡單,笑自己是不容易的。」

「諧星(comedian)並不是個容易的工作。」佳彥說:

來自印度的江譚佳彥,移居臺灣多年,現任EX-亞洲劇團藝術總監。 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就像舊時國王或皇上身邊會有娛樂他的弄臣(中國稱爲俳優),他們雖然地位未必高,但卻常常是最聰明的人,知道如何在談笑間諷諫王上。

「印度笑話後面有個意涵,如果沒有意涵,就不幽默了。」佳彥說,印度幅員遼闊,一個家族的成員可能來自不同省份,容易因意見分歧而爭執,透過笑話的製造可以給人們一個提醒,啓動人們接觸談論那些議題。「例如印度人不好意思去買保險套發生的尷尬趣事;又或者傳統認爲女性月經來,不能進廚房,也不能給人吃他們經手的食物…

——更多精彩內文請見《本事》二號

如何購買?立即前往 博客來網路書店 | TAAZE讀冊生活

文字: 孫嘉蓉

攝影: 李欣哲

協力: 盧婷婷、林庭鬱、劉星佑、侯曉君、厭世書寫

出版社: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衛武營

出版日期:2018/04

內容簡介:幽默是一個很難被描述、也無法測量的東西,爲什麼一則笑話有人覺得很冷,有人卻笑到流淚?不同文化的幽默表演形式有何不同?在日本,獨有的喜劇表演漫纔多由兩人組成,一個裝傻一個吐槽,在美國,流傳已久的stand-up(單人喜劇)把自嘲當作最高等級,在印度,聰明又博學的人才能當諧星,一次演出能賺上美金2000元!

本事二號在愚人節前夕發刊,邀請長期居住在臺灣的國際人士分享橫跨歐美亞的幽默文化,即使語言相通的兩個國家也不一定能夠理解對方笑點,那麼不同文化中的笑點和禁忌會帶來多少有趣的震撼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