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良天數同比增加 出境斷面水質達標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自省委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定》以來,我市組織多部門制定細化方案。8月27日,蘭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發佈會,就全市生態文明建設目標指標推進情況進行了發佈。

優良天數同比增加3.9個百分點

截至2024年7月31日,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161天,優良天數比率75.6%,同比增加3.9個百分點;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65、同比下降1.9%,細顆粒物(PM_2.5)平均濃度38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未發生人爲因素導致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

今年以來,我市以工業污染、燃煤污染、機動車尾氣污染、面源污染四大污染源爲防控重點,綜合運用分析研判、指揮調度、督導巡查、追責問效等措施,推進細顆粒物與臭氧協同治理,加強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協同減排,推動我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同時推動實施一批燃煤鍋爐淘汰改造、工業企業深度治理項目,進一步降低燃煤污染、工業污染強度。

1至7月份出境斷面青城橋水質綜合評價達Ⅰ類

黃河蘭州段幹、支流國控、省控斷面水質達標率100%。1至7月份,出境斷面青城橋水質綜合評價達到Ⅰ類;6個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城區8條黑臭水體無返黑返臭情況。

據介紹,今年以來,我市組織開展污染源日巡查、水量日調度、水質日加密監測、信息日報,共出動巡查人員10507人(次),檢查河洪道2728條(次)、排口12357個(次)、水源地54個(次)、涉水工業企業589家(次),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有效確保了枯水期水質安全。深化河湖長制落實,縱深推進河湖庫“清四亂”。在主要河道佈設視頻監控設備637臺,覆蓋岸線長度1180餘公里,有效提升了河湖監管水平。配合開展省級黑臭水體交叉監測工作,及時發現黑臭水體存在的問題,鞏固黑臭水體整治成效。

全市重點建設用地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嚴格落實省、市《農用地土壤鎘等重金屬污染源頭防治工作方案》要求,持續開展全口徑涉重金屬排放企業(包括在產和關停)排查工作,切斷重金屬污染物進入農田途徑,保障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加強與自然資源部門聯動監管,以用途變更爲“一住兩公”和食用農產品以及食品生產加工和儲存場所用地爲重點,在土地供應證核發前,依法落實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措施。

截至目前,12個地塊在土地供應證核發前完成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確保了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有效保障。全市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在100%,未發生因耕地土壤污染導致農產品質量超標、優先監管地塊或污染地塊再開發利用不當事件,全市土壤和地下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

“無廢城市” 21項指標提前完成2025年目標

制定2024年蘭州市無廢城市建設工作要點和計劃;“無廢城市”建設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47項指標體系已全部完成2023年目標,其中21項指標提前完成2025年目標;84項任務已完成37項,98個“無廢城市”建設工程已完成37個,成功創建435個“無廢細胞”。持續開展新污染物治理行動,建立健全管理機制,開展環境風險狀況調查監測和評估,全面落實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制度,嚴格實施淘汰或限用措施,加強新污染物多環境介質協同治理,降低新污染物環境風險。

據瞭解,“十四五”期間,省上下達我市(含蘭州新區)的碳強度下降指標爲16%。經覈算,截至2023年底我市碳強度爲1.87,較2020年累計下降14.61% ,“十四五”碳強度累積下降指標完成情況良好。截至2023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較2020年累計下降2.6%。

目前我市落實耕地保護任務381.37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297.33萬畝,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1226.85平方公里、城鎮開發邊界732.66平方公里。自然保護地佔全市國土面積的6.3%,森林覆蓋率8.52%。2023年,完成美麗河湖創建長度共計約18.3公里。今年選取湟水西固區三江口段(3公里)、湟水—大通河交匯段二期(4公里)、蔡家河皋蘭縣城段(15.3公里)開展美麗幸福河湖創建工作。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 呂勝軍

責任編輯:馬和相

來源: 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