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負面情緒處理不好會影響孩子身心健康,這6大雷區家長不要踩

孩子和成年人一樣,在生活中難免遇到挫折,產生負面情緒,他們也會鬱鬱寡歡,生氣、無理取鬧。

好像每個孩子都有過類似的情況,那麼,孩子的這些行爲是不是正常呢?我們該怎樣面對孩子的這些負面情緒呢?

其實孩子的這些負面情緒都是正常的,孩子的大腦還沒有發育完善,也就是我們俗話說得還“不懂事”,他們的能力還沒有達到能夠處理麻煩的程度,也沒有人教導他們學習如何處理身體發出來的這些信號。

所以,孩子是否能夠成長爲一個會處理自己負面情緒、不隨便發火的孩子,關鍵在於我們家長如何去引導孩子正確排解這些情緒。

面對孩子的這些負面情緒,如果家長處理得當,會增加孩子控制、調整情緒的能力,提升孩子的情商;如果父母處理不當,則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會影響孩子成人以後的工作和生活。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我們在面對孩子負面情緒時很容易進入的6個雷區:

1、轉換型:別哭了,媽媽一會兒去給你買好吃的。

就是把孩子的情緒給轉換成一個條件,一個好處。這是我們經常用的一招,特別管用,只要一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很快就止住哭泣,轉向吸引他注意力的東西。

但是,這種方法的缺點有兩個:

一是孩子看似止住了哭泣,但他的負面情緒只是轉移了,並沒有發泄出來,他沒有學會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方法。

二是如果家長經常採用這種方式的話,孩子就會誤以爲:只要我一鬧,我就可以得到一個平時得不到的好處。慢慢地,孩子就會形成一種思維慣性:情感要挾。就是說,我用自己的負面情緒作爲跟你談判的籌碼:只要你不滿足我的要求,我就不停地鬧。

在自己的家裡用這招管用,他也會拿到社會上去用。如果到了社會上,或者學校的集體生活中,別人不吃他這一套,他用這招不管用,就會讓孩子感受到巨大的挫折感,他這時再來修正自己的錯誤思維,會付出很大的代價,有時甚至是血的代價。

2、推卸型:都是這個該死的地板,讓我們寶貝摔倒了。

這招是我爸經常用的一個方法。我侄女特別皮,每次我侄女摔倒,我爸就會用手拍地板:打你這個壞蛋,磕到我們寶貝了;打死你這個壞蛋!

這招也很好用,我爸往往這樣說完,侄女就不哭了,除非特別疼的時候。

這種方法有什麼缺點呢?

孩子會認爲他受傷、受挫折都是因爲外界因素造成的。當他長大上了學,假若他上課聽不懂,會認爲是老師講得不好;他跟同桌處不好關係,會認爲是同桌脾氣古怪。 這種思維定式很容易凡事都推到別人的身上,而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3、說教型:嘮嘮叨叨不停地給孩子講道理,試圖改變孩子,不理會孩子的情緒表現。

這種情況很容易發生在年輕家長的身上:他們基本不會打罵孩子,但會給孩子講道理:你應該怎麼怎麼樣,我如果遇到這件事會怎麼怎麼樣。適當地講道理是對的,如果變成嘮叨就不好了。

6歲以前孩子的思維不是抽象思維,而是具象思維,我們用成人的思維講道理他很難聽得懂。而且當孩子處在情緒當中時,他需要的是安慰而不是說教。

經常用這種說教的方式來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孩子覺得大人完全無視他的感受,容易產生這樣的後果:

一是孩子很容易煩燥和憤怒。

二是孩子長大後很容易反抗和叛逆。

4、高壓型:別哭了,我數三下,再哭,我就不客氣了。

有的家長本身沒有耐心,自己就沒有較好的處理情緒的能力,被孩子鬧煩了,就會厲聲威脅他:不許哭,再哭看我不揍你!

孩子如果經常接受這種情緒的壓制, 不但沒有學會如何處理負面情緒,心理會發生一定的扭曲。等他到了青春期,有了一定的能力,他就會爆發,比如對抗父母、離家出走等。

5、否定型:這有什麼好哭的?

在我們大人眼裡很小的事情,可能在孩子眼裡是一個天大的事情。

女兒是一個高敏感的孩子,一點小事情就會引起她的情緒反應。有一次,她剛買的新書看了一天,有一個角撕了一點,她就傷心地大哭起來,我就不明白了:不就是空白的地方撕了一條縫嗎?根本不影響觀看,就算全撕下來也不影響整本書。再說,還可以買一本新的。

可是,無論我怎麼勸解她都不聽,我最後氣憤地朝她大吼了一頓。

那件事情,讓女兒傷心了一個多周。現在想想,當時否定孩子的感受真的有點殘忍。

6、冷漠型:哭吧,你想哭多久就哭多久,我不管你了。

冷漠型跟否定型有點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樣。否定型至少關注了孩子,只不過是不理解孩子的做法。冷漠型則是直接無視孩子的感受:你想哭多久就哭多久,反正我不會理你。

當孩子處在情緒崩潰中時,哪怕家長不理解他爲什麼哭,也要陪伴一下孩子。如果無視孩子的感受,讓孩子一個人沉浸在負面情緒中,孩子的安全感會受到極大的破壞。

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看看這6大雷區你有沒有踩中的呢?如果你一條也沒有踩中,恭喜你是一個高情商的家長!

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起着巨大的影響。在情緒管理方面,家長是孩子責無旁貸的引領者,因爲孩子只有在家庭裡面與家人相處時,纔會將情緒表露無疑。

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說:家庭生活是我們學習情緒的第一個學校,家長是孩子情緒管理的導師。

當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時,我們只要記住一個原則就好: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不管遇到什麼情況,不管孩子是不是無理取鬧,不管我們能不能理解孩子,我們先接納孩子的情緒,等孩子冷靜下來後再去處理問題。

但是,人無完人,做父母也不可能每時每刻都能夠完全正確地與孩子相處,偶爾踩雷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孩子也有一定的修復能力,只要我們不是經常採用這些方式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孩子就不會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