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車未必弱智,電車不必傲慢

“燃油車能否智能化”是一個老生常談,但每次談到必定會引發一場口水仗。

四年前,一家垂直媒體旗幟鮮明地給出了否定答案[1],並拋出了在當時看來十分大膽的觀點:油車和電車是兩個物種,雙方之間的區別就像諾基亞和蘋果一樣,強行對油車進行智能化改造,就像往塞班系統裡贏塞功能一樣,最後的結果不是“擰巴”就是“崩潰”。

不出所料,這篇把燃油車一棍子打死的文章招致不少工程師的不滿,他們對其中的觀點逐一反駁,並堅定認爲“一輛車是否智能和驅動形式沒有直接關係,而是取決於電子電氣架構和軟硬件水平[2]”。

這樣的爭論過去幾年無數次上演,並在一些大佬的搖旗吶喊中愈演愈烈,比如華爲車BU負責人餘承東就表示:“現在買燃油車就像在智能手機時代買功能機”,言外之意就是,智能化是電動車的專屬,燃油車註定和智能無緣。

鴻蒙系統也搭載在燃油車北汽魔方上

但事實真的如此,燃油車就註定弱智嗎?

借用手機行業做對比,蘋果重新定義了手機,這點毋庸置疑,但很難說特斯拉重新定義了汽車。

功能機和智能機,除了都要用電池,其他一切都變了,包括屏幕、攝像頭、芯片、操作系統和交互方式,而燃油車和電動車,除了驅動形式變了,產品形態和操作方式並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都需要傳動、轉向和制動,也都可以支持大算力芯片。

正是基於這點,不少傳統車企的高管對於“燃油車=/≈功能機”的觀點不屑一顧,比如負責奇瑞營銷的李學用就說:“有人天天拿着話筒喊,以至於讓大家覺得油車做不了智能化,實際上,這是一個僞命題”。

爲什麼大家對於這個問題各執一詞,本質上因爲對於智能化的理解存在不小的差異,如果是把智能化狹義地理解成“語音+大屏”,那麼電車的確沒理由藐視油車,但如果把智能車看作是某種不斷演進的生命體,那答案可能就不同了。

01短板:電量少、響應慢

每次有人diss燃油車的智能化,“燃油黨”都會跳出來,並舉出一些例子來回擊,比如:

中國第一輛互聯網汽車——榮威RX5,世界上第一款搭載激光雷達的量產車——奧迪A8,世界上第一輛具有L3自動駕駛能力的量產車—奔馳S級,被無數Robotaxi公司買來作爲路測的林肯MKZ,無一例外都是燃油車。

此外,被外界視爲智艙入門必備的8155芯片也並非電動車專屬,事實上,全球首發8155芯片的也是一款燃油車——魏牌摩卡,如今,許多15萬級別的燃油車也都用上了8155。

但每到這時候,“智能電動黨”就會指出燃油車的第一個死穴:小電瓶帶電量太少,一般只有0.72kW(12Vx60Ah),難以滿足智能設備增多之後越來越大的功耗需求,尤其在靜態場景下,短板更是盡顯無疑。

比如,特斯拉開創的“哨兵模式”讓一般的燃油車可望不可及,因爲要讓攝像頭和芯片不間斷工作,一晚上需要消耗2-3度電。

國外一小偷發現特斯拉啓動哨兵模式後停止了盜竊

又比如,當你工作時想要午休,出門露營需要過夜或者是使用大功率電器時,電動車因爲靜謐性、安全性以及不斷電的特性在體驗上遙遙領先。

要實現同樣的靜態場景,燃油車需要讓發動機保持怠速狀態,而這會產生噪音、油耗、廢氣以及積碳等問題,相比之下,電動車動輒幾十度甚至一百多度的帶電量是天然優勢,只要高壓系統不下電,就能通過DC-DC降壓給小電瓶充電,車內的電器,比如彩電、冰箱和空調,就能正常運轉。

其次,第二個所謂的槽點在於油車的輔助駕駛能力上限不如電車,原因在於內燃機是由一套複雜精密的機械零件組成,控制精度和響應速度都不如電機。

今年5月,蔚來能源副總裁沈斐在微博上分享過一個觀點,他認爲油車可以實現自動駕駛,但要解決時延問題,必須要投入更大的計算能力,相比之下,將內燃機換成電動機,開發智能駕駛的成本更低,是一條更可取的捷徑。

這條微博當時受到了不少網友的質疑,因爲當下的高級輔助駕駛場景絕大部分都限於高速,有能力大規模實現城區NoA的企業屈指可數,而在高速NoA這件事上,油車和電車沒什麼本質區別。

但站在更長的時間維度看,沈斐的觀點其實是站得住腳的。

一家線控底盤公司CTO告訴我們,自動駕駛需要實現底盤線控,電機確實是最好的載體,“舉個例子,線控轉向EPS、線控制動EHB或者EMB都是電機控制。在驅動方面,電機只需要控制電流和電壓,物理量之間是有公式的,燃油就不是一個物理公式的問題了。”

燃油車控制和輸出之間的非線性關係就會導致一個問題,要做到精準控制,前期就需要做非常多的標定,而這無形中就會拉長產品的開發週期,提高開發成本,在“內卷”的市場中陷入被動。

02平等:更先進的電子電氣架構

除了小電瓶和動力響應慢之外,燃油車經常被詬病的一點在於無法OTA。

實際上,這跟驅動形式關係不大,而是跟電子電氣架構密切相關,一個比較有說服力的例子是大純電ID系列,本來大衆去年計劃通過OTA向用戶推送3.0版本,但由於數據量大,耗時長(需要12個小時),車主需要去線下4S店進行升級,

第一批大衆ID.3交付前在線下進行有線OTA

如果把汽車比做人,那麼機械結構就相當於骨骼,動力、轉向和制動就相當於人的四肢,電子電氣架構就相當於遍佈於車身的神經系統,負責信息交互和複雜操作。

傳統的EEA架構是分佈式的,幾十個ECU(電子控制單元)散落在車身各處,而這些ECU往往是來自不同的供應商,不同的硬件又有不同的嵌入式軟件和底層代碼,就像幾十個諸侯各自爲政,缺乏中央統一調度,而且隨着智能化發展,ECU不斷增多,集中管理的難度就更大。

此外,傳統ECU之間是通過CAN網絡或者是LIN總線進行數據傳輸,但帶寬比較有限(CAN的上限爲10Mbps),同樣,隨着智能化發展,傳感器越來越多,功能和場景越來越豐富,車輛對於數據傳輸和處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通訊結構已經難堪重負。

因此,在傳統分佈式架構下,OTA大多都是小打小鬧,要做到整車級OTA非常困難,只有將ECU化零爲整成域控或者是中央集中式,才更便於OTA,而域控,無論是油車還是電車,都是可以實現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外界批評燃油車“弱智”本質上是將矛頭對準了燃油車所採用的分佈式EEA架構,而非它的驅動形式。

一位主機廠工程師告訴遠川,公衆之所以出現這種認知偏差,一方面是因爲新勢力的有意引導,人爲製造出一種“階級優越感”,另一方面是大家的節奏不同,傳統車企歷史包袱比較重,要慢半拍。

“當傳統車企還在推油改電時,別人都在講純電或者是增程平臺,而當電車開始講智能化時,油車纔剛開始調整EEA和平臺,但我認爲,油車+大電池+全新EEA架構,用戶體驗不會比電車差多少。”上述工程師表示。

過去兩年,“蔚小理”們的一舉一動吸引了大部分目光,而燃油車仍是基本盤的傳統車企備受冷落,但實際上,很多傳統車企也推出了新一代的EEA架構,比如長城的GEEP3.0、上汽通用的VIP、吉利的GEEA2.0,這些架構都能爲燃油車提供整車級OTA,不斷拔高其智能化水平。

前段時間,吉利喊出了一個口號,名叫“造每個人的智能精品車”,前面沒有“電動”或者是“新能源”這樣的前綴,這似乎也說明了一個問題或者說一種態度:

中國雖然在電動化方面走在了全球最前列,新能源滲透率也達到30%左右,但不能否認,還是會有不少人因爲各種原因繼續選擇購買或使用燃油車,但這不代表他們沒法享受科技發展所賦予他們的時代紅利,更不能因此被嘲笑。

03尾聲

短期內,油車在智能化方面可以逐漸追上電車,但從長遠來看,電車的上限確實要更高。

一位資深電子電氣架構專家告訴我們,如果把智車比作智人,那麼它就必須進化出五官(感知)、大腦(算力)、小腦(統一的XYZ底盤運動三個方向),神經系統(先進的EE架構和高速通訊網絡)和血液系統(智能低壓管理)。

在這些方面,燃油車的確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人類的小腦是用來控制身體平衡的,而相比燃油車複雜的控制系統(發動機、變速箱、制動和轉向),電動車的驅動相對簡單,更容易實現統一。

燃油車的血液系統本身存在發動機下電之後供電不足的問題(12V小電瓶的天然缺陷),因此靜止狀態下能滿足的場景和功能就不如電動車,而電動車因爲不缺電,可以實現的場景更多,解鎖的功能也越多。

說白了,智能化的底色是數字化,而這裡的數字化不是指發動機ECU和變速箱TCU這些,而是指“永遠在線”,這是純油車沒法做到的,從這個角度看,新能源就是未來。

參考資料:

[1]:燃油車可以實現智能化嗎?建約車評

[2]:駁斥建約車評《燃油車能夠實現智能化嗎?》能!公路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