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被成都太古裡這座山驚豔到
入秋,歷來以安逸且舒慢著稱的成都人,其體內的好動基因被激活了。
晴朗舒怡的天氣,作爲雪山下的公園城市——成都與雪山遙相輝映同框出現的詩意美景令人心動不已。成都人紛紛出動:追峰人踏上路途,去捕捉山峰的的巍峨;登山愛好者走進山,去感受腳下顛簸的路,呼吸潮溼的空氣……
成都人不斷走進山,親近山與水,究其內裡是對自然的渴望,而這種渴望和嚮往未曾止步過。
成都被稱爲“天府之國”,濃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蘊,使得成都的城市文化性格呈現出豁達開朗、包容和諧的面向,人們抱持樂觀的生活態度善於在日常裡發現細節之美、生活之美,正是這種自足自洽讓成都生活方式展現出悠閒的特質。
生活在這片熱土之上的人們,彷彿更格外珍視自然裡的一草一花、一山一水,無論它們在近處或在遠方,總能樂心中所樂,喜心中所喜。
這不,在這爛漫秋日,不需要奔赴遠方,成都太古裡將一座繽紛斑斕的山丘搬進城市腹地,在繁華熱鬧之中勾勒了一幅別樣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圖景。
01/
登山跳躍,脫離地心
在熟悉中看見另一番景緻
這次,成都太古裡在城市腹地搬來了一座名爲“悅動的山丘”的大型公共藝術裝置,其靈感來源於自然:起伏綿延的山丘爲主角,環繞的杞柳叢爲配角,曲徑通幽的繽紛小徑穿行其間。與其說它是山,不如說是一座無法被定義的園林。
爲什麼會這樣說呢?聽我細細說來。
這座公共藝術裝置落腳於成都太古裡漫廣場,遠眺,不見整座山,只見其頂部,層層杞柳叢圍合在周遭。這樣的造景承襲自中國傳統園林的抑景手法——欲揚先抑,藏而不露,還沒走進去就引人心生嚮往想一探究竟。
讓我們離這座大型公共藝術裝置再近一點,平視,會發現疏密相間的杞柳縫隙若隱若現透露着山丘腰部的色彩,這也很好運用了漏景的手法,藏在中央的山丘景緻隱約可見,使人感受到一種神秘幽深、若有若無的氛圍。
山,近在咫尺又在“遠方”,要到達目的地必須穿過杞柳夾道密佈的小徑。
這條小徑並非由石板、石子構築,而是採用環保材料編織成,相較於中式小徑的硬質地,它擁有流水般的紋路、繽紛的顏色、柔軟的質地,避免真與實,故意營造出似真似假的視覺和這種超現實的觸覺感官體驗,空出了更多的想象留白。
這流水般的柔軟小徑,也使行走在上面的遊人不自覺慢下步調,沿着蜿蜒的路漫遊,一點一點向前探索,感受一步一景的咫尺乾坤。
充滿未知的探索不是一蹴而就,身處其中的都市人能在那短暫的尋找歷程裡慢下來,聽憑感覺慢慢探尋、觀賞眼前的風景以及感知腳下的路。這或許是其要表達的深意。
在漫不經心的遊弋時,真正的主角豁然出現在眼前。兩座起伏的山丘,一高一低、一前一後相互呼應着。山丘更是延續斑斕的顏色,彎曲的線條覆蓋住山丘頂部,宛如打翻了顏料盤,色彩在恣意流動……
尤其,夜幕降臨,這座以自然爲靈感的藝術裝置,閃爍點點星光,如螢火蟲在林中輕快起舞,隨着繽紛色彩或降落或起飛,似真似假,似夢似幻。其中,那變幻莫測的色彩彷彿隱喻着生物多樣性,象徵城市中心這片飛地之上的生物們共生共長、共融共興。
這座大型公共藝術裝置能看、能拍,還極具互動性。遊人可以隨意攀登,或者,走上中央區域跳躍,這不禁勾起我們的童年記憶。因爲跳躍是最簡單的動作,卻與童年相鏈接,跳皮筋、跳蹦牀、跳馬……這個動作幾乎指向了童年質樸又美好的意象與回憶。
都市裡的人們習慣埋首踏實生活,在“悅動的山丘”登高望遠或跳躍脫離地心引力,換一種視角看我們熟悉的城市風景,換一種維度想象我們的日常,或許,將帶來一種全新的、開闊的、雀躍的心境。
02/
構成城市天際線的山
是集體記憶,也是文化精神的載體
如果說傳統的山意象,有着寧靜與悠然、雄偉與厚重的特質,代表着一種靜,那麼,“悅動的山丘”就象徵着動,顯示出山的另一面,它是輕盈的、躍動的。攀登的人們在漫遊、登山、跳躍裡,便會自然而然放飛精神。
爲何是山?
衆所周知,成都這座城市處於成都平原,成都平原在四川盆地西部,夾峙在邛崍山、龍門山、岷山與龍泉山脈之間。
恰逢清朗的天氣,西望就能看見遠處自成都平原邊緣拔地矗立的雪山羣,築成一道蔚爲壯觀的天際線,與近處鱗次櫛比的城市高樓相呼應。
據成都攝影愛好者不完全統計,成都目視範圍內至少有上百座雪山。
早在西漢,邛崍人卓文君便借喻寫道“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來描述理想的愛情狀態。
還有許多詩人都曾寫下有關雪山的詩句,而或許,杜甫寫下的“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其中描摹的成都這座雪山下的城市最廣爲知曉。
雪山之外,成都周邊的丘陵、山地數不勝數,從青城山、峨眉山、天台山到丹景山……每座山都有自己的特點,或者,有流傳於民間的傳奇與典故,正因那神秘莫知的魅力,也召喚着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朋友慕名前往。
回溯古往,文人墨客走進錦城四周山地留下不朽的詩篇,或抒情或言志;再看今來,訪山、登山、追峰深入我們的日常,併成爲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可以說,山從古至今綿延相承構成了成都人以及四川人的集體記憶。
山建構着川人的世界,更鏈接着中國人的文化、精神。山的意象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具有深厚的象徵意義和文化底蘊,對每個中國人來說有着特別的意味。
生長於城市的中心,擁抱着往來的人羣,“悅動的山丘”所要呈現的——山,不僅是自然景觀的象徵,也代表着文化、精神的載體: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一種穩定、持久的力量,一種生命意志的化身。
03/
在地挖掘,是元素髮掘
更是城市和市民文化性格的提煉
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這座兼具傳統與現代感的大型公共藝術裝置,初看與大慈寺形成強烈的反差。
寺廟肅穆靜謐,照壁上草書寫就的“精妙冠世”四個字大氣磅礴,而“悅動的山丘”朝着相反的方向:繽紛且斑斕,略帶超現實主義風格,遊弋、攀登、跳躍的人羣雀躍不止。
其實,不然。通過借景手法,這座公共藝術裝置之外的大慈寺被納入視野,拓寬了視覺的範圍,使得內外景觀相得益彰。無論是前方的大慈寺,還是近處的裝置,包括裡面漫遊的人們,都能成爲彼此的一部分,相互鏈接,真正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境界。
這座人人可參與、可互動的公共藝術裝置,也因爲與在地人文景觀、城市市民的鏈接被不斷喚醒與激活。這跟成都太古裡歷來的理念分不開:堅持可持續發展,注重在地文化挖掘,通過場景營造、藝術表達等維度來深度鏈接成都這座城市。比如:
爲了打造麴徑通幽的氛圍,裝置使用了從大自然中取材的杞柳。同時,其使用的諸多材料都兼具環保屬性,展期結束後,將被回收利用,製成生物質燃料等不同形式,繼續其循環之旅。
2021年,“留步·耍起”大型主題活動裡,成都太古裡呈現的“Please Be Seated”(“請就座”)大型公共藝術裝置;2022年,“大成之美”主題活動裡的大型公共藝術裝置“共融之境”;2023年,“撇捺之間”成都城市生活藝術體驗展,都曾經用到了觸達中國人精神的或具有巴蜀特色的材料。
·“Please Be Seated”(“請就座”)大型公共藝術裝置;“大成之美”主題活動大型公共藝術裝置“共融之境”;“撇捺之間”成都城市生活藝術體驗展
而“悅動的山丘”契合了成都城市形態的表達:遠處有雪山,近處是公園,也呼應了成都城市新品牌理念“雪山下的公園城市,煙火裡的幸福成都”。此外,它更是成都城市文化性格和市民文化性格的提煉、表達。
成都擁有2300年建城史,鮮少捲入政治軍事鬥爭,不管中華歷史如何變遷,其名字未曾更改過,繼而滋養出這座城市的性格以及市民的心態,總是不緊不慢、淡定從容,能紮根生活的基底尋找自足的快樂。
正因爲成都人善於在細微之處發現生活的小喜悅,而這份小喜悅往往充滿自洽且富足的大能量,也使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遇到困難能理智從容,看待新興事物能包容接納。所以,許多新奇與新鮮放置於成都以及成都人身上都能“玩”起來。
“悅動的山丘”就是這樣一座可以“玩”的大型公共藝術裝置,開放給好(hǎo)玩好(hào)玩的城市與市民,在片刻的漫遊、跳躍之間感受那份藏而不露的小喜悅,重新擦亮蒙塵的童心。
十月秋日,最舒逸的季節,去成都太古裡一起悅動、躍動感受城市腹地的別樣自然。
展覽信息
悅動的山丘
2024年10月15日-11月3日
成都太古裡·漫廣場
● ● ●
編輯丨小都
未標註圖源丨成都太古裡、極美小分隊
CONTACTS
找到小都
微信公衆號丨YOU成都視頻號丨新浪微博丨APP
YOU成都小程序丨YOU在場小程序 | YOU在場小紅書
合作添加微信號
YOUCHENGDUDU
· 歡迎把小都分享給更多的朋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