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俑立千年》背後 不只是腦洞大開

國博中的彩繪伏睡女陶俑醒了?兵馬俑、彩繪男裝女陶俑、擊鼓說唱俑、聽樂俑、獻食女俑、綠釉戲弄俑、三彩駱駝載樂舞俑……也一一從歷史中醒來?當來自不同朝代、不同行業、造型各異,卻被賦予人格的俑,通過語言和舞蹈表達自己的所見所思,是不是超級震撼?

中國煤礦文工團攜手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出品的肢體戲劇《俑立千年》,講述了從秦至唐跨越千年的中華文化。繼去年9月在國博劇場試演三場後,經過重新打磨,於8月30日登臺天橋藝術中心。一部《俑立千年》背後是“文物活化”這個近年來的熱詞,而爲了能讓文物說話,中國煤礦文工團的創作始終帶着審慎和敬畏。

創新表達並非天馬行空

“戲劇+肢體”“科技+影像”,《俑立千年》帶着當代的目光爲陶俑二次“開相”,通過活態展示與創意傳播,在傳遞文化內涵的同時,也帶來意想不到的人文意趣。

中國煤礦文工團黨委書記徐晉表示,做文物活化劇目必定要依託厚重的歷史,而不能任由主創天馬行空。爲了做到“人無我有,人弱我強”他們努力創新舞臺表達,探索一條屬於自己的新路徑。“最先推出的是同國家圖書館合作的《古籍裡的古曲》系列,我們請專家從古籍裡選取有古譜依據、有古籍記載故事的曲目,由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古曲和古樂器專家進行了重新編配,再用多媒體爲觀衆營造一種沉浸式的感受,更以戲劇的方式對曲目篇章進行重新解構,以話劇演員擔綱角色主持或者以評書導賞的方式,爲觀衆打造傾聽與理解中國古曲的全新觀賞體驗。”徐晉表示,針對《古籍裡的古曲》系列,團裡還邀請自己的演員劉昊然拍攝了一個宣傳短片,目的就是希望藉助他的影響力喚起年輕人對古籍的關注。目前這個系列已經做到了第六部,主題是“悲喜春秋”,將以關漢卿的視角講述元雜劇的四大悲劇、四大喜劇和四大名家,主持人是中國煤礦文工團的評書名家王玥波。

活化文物就如同修復文物

2022年底,中國煤礦文工團同中國國家博物館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開啓了雙方就文物活化聯合創作的篇章。此前,故宮曾與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合作推出了《只此青綠》,之後,與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聯手製作了《貓神在故宮》。在文物活化的大背景下,做什麼和怎麼做,一直困擾着創作者。

徐晉說,“我們最終選取了俑,俑在歷史上是和人形最接近的,人形能讓觀衆有一種最直接的感受,同時它身上殘留的元素也是最有吸引力的,無論線條、色彩還是服飾,都是他們所在朝代的‘真相’。唐朝的俑身上的這些元素就停留在了唐朝,無論身在何處姿態如何,它都歷經了之後的宋元明清一直到現在……於是我們遴選了不同朝代的俑,它既是凝固的瞬間,也訴說着所在朝代的故事、文化的沿革以及審美的格調。而肢體戲劇的方式,也是最適合我們團現有配置的。”此後便是與國博組織一次次的專家研討會,與中央美院的專家探討色彩,與戲曲專家探討服飾……一路用專業爲作品保駕護航。

在徐晉看來,文物活化的創作中,其實需要的是那種修復文物的感覺,要保持充分尊重,心懷敬畏,同時還要加深自己的積澱。她常常跟年輕的創作者說,“不是表達你所想表達的,而是得有歷史依據和情感邏輯,就如同沉睡女俑醒來,她哭或者笑,她悲觀或者樂觀,需要有一條邏輯線,這個邏輯來自歷史留在文物身上的信息。尊重並不意味着表現得太過濃墨重彩,而是恰如其分。”

如今,文物古籍和非遺的活化已經成爲中國煤礦文工團創作的重要領域,近些年更拓展出一條場館內演出的路徑,包括國家博物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首都博物館、大運河博物館。

這一版《俑立千年》新在哪

在探索創新文物古籍活化的舞臺表達過程中,因劇目聚集的年輕人們,愈嘗試愈着迷。《俑立千年》在去年試演階段,舞蹈與戲劇部分銜接不緊密,今年導演們就同步工作解決問題。徐晉說,“兩種藝術形式編創方式不同,舞蹈演員重在肢體抽象表達,話劇演員重在語言邏輯呈現,合二爲一對編創是一道難題。包括前期對戲劇演員進行肢體訓練,對舞蹈演員進行臺詞訓練,通過一起創排實現彼此映照,共同拿捏好表演的分寸感。”

如今,已經有戲劇演員甚至在《俑立千年》的羣舞中站到了c位。“之前我們存在舞美中心的人才儲備行當不全、演出中心缺少劇目宣傳推廣人才等問題,現在通過項目的實施,逐步解決了人才缺失等問題。”徐晉表示。

不到一年的時間,《俑立千年》的演員從去年試演時的15人減到了今年的11人,對角色形象進行了整合,有的演員甚至要一人扮演兩個角色,一些羣舞場面也進行了調整。徐晉說,“我們通過對市場和觀衆的調研,也經常與院線溝通交流,我們不搞人海戰術,希望通過這樣較輕體量的作品,能在演出市場走得遠。”

文/本報記者郭佳

統籌/滿羿

供圖/中國煤礦文工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