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鏡頭看臺灣》大窠坑溪醜小鴨大翻身 人與動植物共存

新北市泰山區大窠坑溪改善工程,將原本的「三面光」混凝土河道,改造爲人與動植物共榮共存的近自然河川,搭配木棧道及跨河鋼構拱橋,讓都會區的民衆開門就能享受鄉下溪流的純樸自然。(新北市政府水利局提供)

新北市泰山區大窠坑溪改善工程,將原本的「三面光」混凝土河道,改造爲人與動植物共榮共存的近自然河川,搭配木棧道及跨河鋼構拱橋,讓都會區的民衆開門就能享受鄉下溪流的純樸自然。(黃世麒攝)

新北市泰山區大窠坑溪改善工程,運用格框之卵塊石及植生包,營造利於植物生長環境,同時透過設置石籠營造水域高低差,使水流曝氣增加溶氧量淨化水質,並藉由原木及三角形丁壩調整水流使泥沙掛淤,提供植物生長的濱水空間,進而提供動物躲藏的環境。(黃世麒攝)

新北市泰山區大窠坑溪改善工程,堅實橋至大窠橋間450公尺的河岸休憩繽紛廊道,讓行人不需再面臨人車爭道,打造人本友善通行空間,沿線也設置花架及種植攀爬植栽,透過不同花色之九重葛形塑繽紛廊道,滿足散步民衆觀賞及遮蔭需求。(黃世麒攝)

新北市泰山區大窠坑溪改善工程,將原本的「三面光」混凝土河道,改造爲人與動植物共榮共存的近自然河川,搭配木棧道及跨河鋼構拱橋,讓都會區的民衆開門就能享受鄉下溪流的純樸自然。(黃世麒攝)

新北市泰山區大窠坑溪改善工程,堅實橋至大窠橋間450公尺的河岸休憩繽紛廊道,讓行人不需再面臨人車爭道,打造人本友善通行空間,沿線也設置花架及種植攀爬植栽,透過不同花色之九重葛形塑繽紛廊道,滿足散步民衆觀賞及遮蔭需求。(黃世麒攝)

新北市泰山區大窠坑溪改善工程,將原本的「三面光」混凝土河道,改造爲人與動植物共榮共存的近自然河川,搭配木棧道及跨河鋼構拱橋,讓都會區的民衆開門就能享受鄉下溪流的純樸自然。(黃世麒攝)

新北市泰山區大窠坑溪改善工程,堅實橋至大窠橋間450公尺的河岸休憩繽紛廊道,讓行人不需再面臨人車爭道,打造人本友善通行空間,沿線也設置花架及種植攀爬植栽,透過不同花色之九重葛形塑繽紛廊道,滿足散步民衆觀賞及遮蔭需求。(黃世麒攝)

新北市泰山區大窠坑溪改善工程,將原本的「三面光」混凝土河道,改造爲人與動植物共榮共存的近自然河川,搭配木棧道及跨河鋼構拱橋,讓都會區的民衆開門就能享受鄉下溪流的純樸自然。(新北市政府水利局提供)

新北市泰山區大窠坑溪改善工程,將原本的「三面光」混凝土河道,改造爲人與動植物共榮共存的近自然河川,吸引候鳥白鶺鴒的駐足停留。(新北市政府水利局提供)

新北市長侯友宜(左四)16日視察已完工的新北市泰山區大窠坑溪改善工程。(黃世麒攝)

歷經403天的工程,新北市泰山區大窠坑溪「醜小鴨大翻身」,擺脫骯髒及臭味,新北市政府水利局將堅實一橋至大窠橋間的「三面光」混凝土河道,改造爲人與動植物共榮共存的近自然河川,提升整體河岸的環境品質,重現河川綠生活,讓都會區的民衆開門就能享受鄉下溪流的純樸自然。

爲了改善水質,新北市府加強稽查污水偷排,並提升周邊污水接管戶數達1萬7175戶,水質逐漸改善,讓大窠坑溪的水質從施工前的嚴重污染,改善至目前的中度接近輕度污染,讓河川恢復生命力,生態也慢慢恢復。

已完工的大窠坑溪改善工程,分爲堅實橋至大窠橋間450公尺的河岸休憩繽紛廊道,以及堅實一橋至大窠橋間610公尺的水域環境營造,打造成爲近自然生態河道,各類動植物都能在這個棲地上好好生長。

河道生態環境營造部分,運用格框之卵塊石及植生包,營造利於植物生長環境,同時透過設置石籠營造水域高低差,使水流曝氣增加溶氧量淨化水質,並藉由原木及三角形丁壩調整水流使泥沙掛淤,提供植物生長的濱水空間,進而提供動物躲藏的環境,物種的數量從原本的42種變成現在的61種、總量只數也從378只增加至977只,其中也觀察到候鳥類型的東方黃鶺鴒及白鶺鴒等,驗證爲動植物營造一個舒適的環境。

陸域環境營造部分,考量泰山路原無人行空間,人車爭道相當危險,因此建造2公尺鋼構塑木棧道,及長22公尺,寬度3公尺的鋼構拱橋,打造人本友善通行空間,沿線也設置花架及種植攀爬植栽,透過不同花色之九重葛形塑繽紛廊道,滿足散步民衆觀賞及遮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