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雞毛撣子教育孩子,贏的只是你的一時痛快
青春期的孩子,像極了某種神秘的密碼。
明明小時候一切都還井然有序,你按部就班地輸入指令,得到的反饋也總是合理可控,突然有一天,系統全面崩潰,舊的指令毫無效果,父母站在滿是亂碼的屏幕前茫然不知所措。
一次又一次,你焦頭爛額地試圖修復這個本來運轉良好的“機器”,然而,每一次修補與調試,卻只會帶來更大的崩壞。
沒錯,青春期來了。
生理和心理的雙重“風暴”,讓這個階段的孩子彷彿進入了一種既叛逆又矛盾的狀態。
他們一邊感受着獨立自主的渴望,一邊又沉浸在迷茫和無措中。
這就像斯坦利·霍爾說的那樣,“青春期是充滿猶豫不決和矛盾情緒的過渡階段”,這不單是孩子的過渡,也是父母的考驗。
我們以爲,這個時刻,只需要繼續沿用“我是你父母,我說了算”的管理模式就能一切OK。
可現實卻是,父母和青春期孩子的對抗,猶如兩輛失控的賽車,硬碰硬只會撞得滿地狼藉。
電視劇《大考》中的那一幕,不正是現實中多少家庭的縮影嗎?
孩子吳家俊熱愛動漫,夢想藝考,母親董碧華卻只認定讀書是唯一出路。
拆掉房間門鎖、親手撕毀兒子心血的作品,這種種舉動,最終將本該互信的親子關係推向了冰點。
兒子崩潰大喊,母親氣急動手,雙方彷彿都在咬着牙證明“你不聽,我偏要控制住你”。
然而,結果呢?
贏了孩子的嘴硬,卻輸了他的心。
每個父母大概都有過這樣類似的時刻,想通過嚴厲來掌控局面,最終卻發現自己失去了對孩子心靈的主導。
實際上,我們父母在面對青春期孩子時,真正需要的智慧,應該是閉嘴、陪伴、共情,而不是“對抗”。
閉嘴是標配:言多必失,靜觀其變
一個初中生天天往網吧跑,成績一落千丈,父母氣得不行,三天兩頭的打罵成了家常便飯。
孩子呢?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態度簡直讓人抓狂,最後還振振有詞地說:“大不了你打死我!”
家裡像戰爭前線,誰也說服不了誰。
然而,某一天,媽媽突然不再管他了,每天只是做好飯,問一句:“飯菜合不合口味?”再也不提成績、不提網吧,突然的“閉嘴”讓孩子反而有些迷惑。
幾個月後,他居然主動收心了。
這時候,媽媽才淡淡地說:“我當時就想,反正打也沒用,萬一你真學壞了,我可就虧大了。”
說完這一句,孩子笑了,他知道母親其實一直都在等着自己醒悟。
這就是智慧,話少一點,效果反而大大增加。
陪伴是標配:你看似冷漠,但我永遠在你身邊
有位家長曾講過一個故事,說自己上初二的兒子,突然變得高冷,回家關門不說話,整天不是刷手機就是看劇。
母親急得跳腳,但無論如何敲門,兒子只是丟來一句:“我很好,別煩我。”後來她放棄“勸說”,開始靜靜地陪着他,不再主動要求交談,只是在吃飯的時候說:“今天我多做了你愛吃的菜。”
又或者拉着他一起遛狗,卻從不刻意問他的生活。
就這樣,兒子漸漸卸下心防,某一天主動告訴母親:“班裡最近有人老欺負我。”那一刻,母親明白,陪伴不是控制,而是默默守護,等待孩子主動打開心扉。
共情是頂配:聽懂孩子的心聲,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
青春期的孩子,外表看似堅硬,其實內心脆弱得很。
有個高中女孩,因爲考試壓力大,成績一直徘徊不前,一次考試失利後,在房間裡大哭,母親進去沒有訓斥,只是輕輕拍着她的背說:“如果累了,想放棄也可以,畢竟你已經很努力了。”
女孩聽後哭得更厲害,但哭過之後,卻站了起來,決定繼續努力。
正是母親的共情和理解,給了她莫大的勇氣,而不是“再加把勁”的空洞指責。你不需要做她的導師,只需要做她的支持者。
青春期的孩子,遠比我們想象中更需要理解和尊重。
打壓、指責、嚴厲的管控,只會將他們推得更遠。相反,父母的智慧在於退一步,給孩子更多空間,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而不是被壓制的無力感。
閉嘴不是逃避,而是給他們更多獨立的時間;陪伴不是監控,而是溫暖的存在;共情不是妥協,而是愛意的表達。
所以說,面對青春期,父母要做到的最高境界,就是在控制慾和關愛中找到平衡,既不奪走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又時刻做好支撐他們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