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質玉米出芽率低疑種子出問題 農民盼中央提高收購價

北港地區第二期作硬質玉米出芽率差,田間看起來稀稀疏疏。(周麗蘭攝)

農委會爲調整農作結構鼓勵稻農轉作,其中之一是硬質玉米,雲林沿海地區農民今年7月中播種後,遇到大雨發芽率很差,愈來愈多鄉鎮有相同困擾,農友擔心收割時不夠繳交,並且懷疑是種子有問題,希望中央提高收購價,雲林縣府今(26日)邀請農改場人員確認災情。

農委會以「綠色環境給付」方案推動稻田轉作,雲林縣選擇種植做飼料用的硬質玉米、青割玉米的農人不少,其中硬質玉米中央補助每公頃補助6萬元、雲林縣府加碼1萬元,保價收購每公斤9元,每公頃必須繳交2500公斤。

北港鎮一帶農民發覺今年硬質玉米出芽率低,只有6、7成,最低只有一半發芽而已,一開始懷疑是8月間連續強降雨導致,但其他鄉鎮也有類似狀況,加上有農民同時播種硬質玉米、青割玉米,青割玉米的出芽率有9成,農民質疑是否今年的硬質玉米種子有問題。

農民表示,硬質玉米的出芽率要有8、9成,收割纔有利潤,這一期的收成量勢必減少,希望中央與縣府提供的補助照舊,並提高每公斤收購價格,且釐清到底是大雨影響或種子品質出問題,以免日後遭遇相同情況。

雲林縣政府於26日邀集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農糧署中區分署、北港公所人員到田間勘查確認災損,粗估田間缺株率約4成,已達救助標準,縣府將行文建議農委會列入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

農業處表示,北港地區登記種植的硬質玉米麪積多達220公頃,依契作硬質玉米作業規範規定,硬質玉米經勘查不合格系因生育期間遭受天然災害,仍得核發全額契作補貼金,至於是天候或種子問題,勘查人員表示目前尚無法判定。

農委會推廣農民種植硬質玉米,今年全臺二期作種植面積超過2萬公頃,創下歷年最高紀錄,北港登記種植220公頃,北港稻農爲趕得及明年一期作如期種植水稻,大多在7月底、8月初種植,播種後不料遇到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