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作爲通識教育的語言專業

目錄

Contents

關於學科本身

學科的知識結構

專業前景

職業發展的建議

作者 |陳同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英語語言文學本科畢業,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博士在讀

關於學科本身

本篇文章中的“英語”指《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文學(05)”下,“外國語言文學類(0502)”中的“英語(050201)”專業。

—Σ—

英專生經常會遇到朋友們這麼問,“你不是學英語的嗎,快幫我看看,這句話怎麼翻譯?”在大衆眼裡,英專生彷彿是一個人形傳聲筒和行走的翻譯機器,甚至有人建議外國語學院不如交給新東方等培訓機構託管,訓練學生高效地通過語言考試。

然而,往往爲人忽略的是,英語專業不僅注重翻譯等語言技能的訓練,還注重專業知識的培養,包括英語語言、英語文學、英語翻譯、區域與國別、英語文化、英語教學等各個領域的學習,這些領域各有自成一體的知識體系,使得英語專業成爲非常名副其實的“專”業。

英語學科不僅是英語國家最古老的大學專業之一,也是中國最古老的現代大學學科之一,1862年起,京師同文館就開始培養外語人才。從誕生起,英語專業就是通識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代表。如今的英語專業依舊強調人文素養,學習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培養跨文化視野,經典的探討問題包括英語國家的歷史文化,英語文學和語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特定翻譯策略和英語教學法等。

英語專業還是一個與時俱進的學科,與當下的社會現象結合,進行具有現實意義的思考,涉及的領域有:美國少數族裔的文學書寫,疫情時代的危機書寫,創傷藝術敘事治療,法律語言學,人工智能和神經語言學,文學作品的電影改編,影視字幕翻譯,英國退歐三悖論,中國文化的英語傳播等。還有很多具有深刻時代價值的新命題,有待對英語文字、文學和文化感興趣的同學開拓。

總之,正如人民大學郭英劍教授所說,“外語專業是應用性與人文性並重的專業”。

學科的知識結構

01

院校細分

我國幾乎所有211高校都擁有英語專業本科學科點,可以粗略分成五類:外語類院校、綜合性大學、師範院校、理工院校和其他專科類院校。

外語類院校(如上外北外、不是211但高考分數很高的外交學院、廣外和北語);

綜合大學外語系(如清華、北大、人大、復旦、南大、上交、浙大、武大、廈大、中山、南開、山大等);

師範院校外語系(如北師大、南師大、華東師大、華中師大、湖南師大,這些學校可能在外國語學院和教育學院同時設有英語相關專業);

其他專科類院校(中央財經、對外經貿、上財、中國政法、西南財經、中傳、北郵、中國農業、北京林業、中醫藥大學等);

理工院校外語系(同濟、東南大學、北航、北理工、哈工大、北京交通大學、華北電力等)。

這些院校的英語課程基本分爲兩個階段,第一,低年級的英專生學習基礎課程;第二,高年級在細分方向後學習特色專業。英語技能是根本;專業領域是獨特優勢,兩者不可偏廢。

02

基礎課程

一般情況下,英專生要先學習兩年基礎課程,訓練“聽說讀寫”各項英語技能。

最具代表性的“基礎英語”實際上是精讀課,選取經典文本進行詞彙、句法和篇章解讀。這門課程學分系數最重,課時量最多,也最能拉績點。與其他基礎課不同,這門課程在大二還沒結束,會進化成中高級英語,一直學到畢業。

鍛鍊讀寫能力的課程還有泛讀、語法、寫作(包括記敘文、應用文和議論文)、報刊選讀和英語國家概況等。寫作課的論證框架“topic sentence + illustration + example + conclusion”可以應付絕大多數考試,對寫論文幫助也很大。

《中式英語之鑑》和寫作聖經Elements of Style是兩本最經典的教材,Economist等外刊的表達方式也是老師經常提倡借鑑的。真正提升還是靠個人,靠自己天天寫英文日記,看名著作品,積累個性化素材和表達方式。

—Σ—

英語聽說技能可以快速展現英專生英語能力,是最有用的英語技能。

聽說課程包括英語聽力(分爲中級和高級)、英語語音、英語口語、英語演講和英語辯論。英專生的很多同學是來自外國語高中的保送生,他們從小養成的口音比老師還純正,演講和辯論上早已有模有樣。相比之下,自嘲爲“小鎮做題家”的同學,可能會覺得自己起步較慢。這時候就需要自己下苦功夫彌補。從形式上糾正語音,模仿語流語調;從內容上學習思維框架,增強對各種辯論和演講話題的積累。自己課後的反覆練習最重要,課上主要用來糾正。

翻譯和口譯的“譯”綜合性比較強,除了外語類院校,一般學校都安排在高年級學習。低年級的同學可以提前參加翻譯工作坊等社團或者研討課。早點起步練習翻譯,對基礎階段的其他技能養成也很有幫助。中英雙語的筆譯是快速提升讀寫和詞彙的最佳途徑之一,口譯的複述訓練對聽力和口語的提升也很關鍵。

二外課程從大三開始學,一般都會開設日語、法語、德語,其他小語種可能也有。從零開始學習一門語言還是需要時間和精力來適應的,大一大二事情相對比較少的時候可以早點起步。有些學校還開設了“英語+其他語言”的復語專業,例如,南師大英法復語專業要讀5年本科,需要考取法語專八+英語專四證書。

—Σ—

語言技能不進則退,英語專業始終要錘鍊英語基礎技能,這也佔據了大量學習時間,難免會擠壓細分專業的培養時間,因此要抓緊寶貴的時間提升英語基礎,因爲到了大三大四之後,英專生面臨的首要任務是利用細分課程,培養獨特的專業能力。

03

專業細分課程

理想狀態下,大三大四的英專生已經能將英語作爲工具爲我所用,因此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掌握新專業知識,成爲具有特色的應用型人才。以下只介紹各類院校最具代表性的細分課程,現實中往往一個學校涵蓋下列所有課程,只是師資和學習強度有所區別。

首先,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會在高年級階段提供文學課導論和語言學導論的課程,外語類院校和綜合類大學的英專生甚至在低年級就開始接觸。

文學課的難點在於文學史框架、對作品的細讀能力和文學術語的積累,語言學的難點在於概念比較枯燥和抽象。

這兩門課是英語語言文學的入門課程,對寫畢業論文乃至繼續深造都很有幫助,老師也會介紹文學和語言學兩種不同的論文書寫格式,主要分爲MLA和APA格式。

外語類院校翻譯課程多,師資力量強。很多授課老師是資深譯員,配有同傳箱等設備。除了基礎的視譯、交傳和同傳課,還有各種話題和場景的口筆譯課程,如文學翻譯、報刊翻譯、影視翻譯、翻譯與技術、文學翻譯、國學典籍翻譯等。

綜合類大學更偏重研究能力的培養,因此會學習人文社會學科的研究方法,開具如西方古代文明史、西方近現代文明史、英美社會與文化、英國思想史作品選讀、美國思想史作品選讀、學術寫作等特色課程。這些課程需要閱讀大量英文原著,寫大量英文論文。上外的人文實驗班和北外的國際組織學院,以培養符合國家戰略的國際化人才爲目標,對這一塊的要求也挺高的。

師範類院校的同學要求學習教學法,可能每週都需要錄上課視頻,來不斷糾正和提升教學能力,同時也有去學校實習的硬性要求。師範類的同學不僅強調教學技能,而且對於英語發音、口語和演講能力也很看重,一直都要學習。

其他專科類院校也會發揮學校特色,設立跨學科課程。

經濟背景的央財、對外經貿、上財等爲英專生開設經濟學、營銷學、金融學等課程。

以法律見長的中國政法、中南財經政法開設法律語言學課程,中國政法卓越人才涉外班甚至專門培養律所和司法機關的人才。

傳媒方向的中傳開設全球傳播課。外交學院和國際關係學院提供國際關係和區域國別課程。

理工院校的英語系處於比較弱勢的地位,不過也具有特色。南航英語專業的民航業務方向,提供民航英語閱讀、雙語的航空客運與貨運、航空運輸市場學等課程。

—Σ—

現在越來越多的英專生還要上編程課程。這些課程其實就是英語專業的各種交叉學科,可以成爲英專生的特色專業。有學生對這些交叉學科鑽研很深,可以拿輔修學位甚至正式學位。

可以看出,國內大多數院校的英語專業前兩年往往用於學習基礎課程,第三年纔開始專業分流,接觸到特色專業的個性化學習,這些特色專業在大四秋招之前只有一年的儲備時間,容易導致學藝不精。這就要求英專生先一步規劃,提升競爭力。

除以上課程外,學生還需要根據學校要求必修英語課、文化素質課等課程,各院校有不同要求。

在大三、大四時還需要根據個人的細分方向選擇更細更專業的課程,這些課程十分接近研究前沿,是爲研究生階段做的鋪墊,課程中的內容將會在日後相應方向的研究或工作中經常使用到。

專業前景

01

對口就業崗位

英專生的對口就業崗位主要有以下幾類。

1. 國際組織和國家部委的翻譯崗等體制內的高薪翻譯崗位

此類職位具有高薪+穩定的雙重優勢。聯合國公務員年薪65萬,其他國際組織、外交部、商務部、中聯部的翻譯待遇也很好。同時選拔要求高,需要演講+口譯+特色專業+跨文化視野多方面的高水準,一個短板都不行,一般的學校是沒有辦法提供這種訓練條件的,一般的學生也沒有辦法承受爲此付出的時間成本。能選上的往往都是頂尖大學或者頂尖外語院校裡的佼佼者。另外外交學院雖然不是211,但也享有“外交人才搖籃”的聲譽。各省市的外事辦等單位也會發布名額不多的英語翻譯崗位。

2. 資深自由譯者

圈內認可的譯員人數非常少,據說同傳譯員只有300人左右,人工智能更是淘汰低資質譯員,增加了行業內部差距。

雖然對出身的要求並沒有前一類那麼高,但經過篩選留下的資深譯者一定擁有過硬的翻譯能力+行業經驗+專業領域。翻譯方向的選擇也很重要,目前比較可觀的是醫學方向。很多資深譯者都是從公司內部翻譯(in-house translator)做起,積累經驗和人脈。達到高水平後時薪上千,有名氣後還可以做培訓,比如和高校合作。存在的風險是疫情後國際會議需求不穩定+面臨其他專業(如醫學生也可以做醫學翻譯)的競爭+高翻名校碩士的競爭。

3. 英語教師

高薪譯者對於大多數人只是神話,英語教學纔是廣大英專生更現實的選擇。疫情過後,幾乎所有的英專生都會考教師資格證書。教師崗位包括高校/大專院校/小初高/幼兒教師/興趣班/培訓機構,公立私立,職高/國際學校。

師範院校的英專生成熟並且有實習經歷,在教師崗位上自然很受青睞。華師大在上海的認可度就很高,經常進入重點中學。頂尖大學如C9的英專生也很受歡迎。

來自外語院校、理工科院校以及其他專科類院校的畢業生優勢小一點,但也有機會,最近就有不少同學在廣東省找到年薪20-30萬的工作。還有一些同學考取了對外漢語教學證書,可以作爲兼職乃至正式工作。

4. 其他對口崗位

技術寫作需求較大,而且有新興優勢,待遇不錯。擅長數據庫處理、神經語言學或認知語言學的英專生,還可以關注科大訊飛和華爲等企業的語言工程師需求。

除此之外,英專生可以在出版行業發揮所長。大型出版社環境,如外教社,外研社,上海譯文出版社等具有人文氛圍,工資一般過萬,據說業績好的話甚至數萬,但是如今都要求碩士以上學歷。新成立的教輔出版社可能機會多一些。

英專生還可以去翻譯公司或中小型企業做公司內部翻譯(inhouse translator),月薪一般不到1萬,但可以積累經驗。公司內的翻譯往往要承擔其他業務,看重的不是翻譯效果本身,而是翻譯帶來的整體收益。還有兼職家教和翻譯靈活等就業方式。

02

跨專業就業

英專生經常跨專業就業,作爲“語言+專業”的複合型人才就業,甚至接近半數的英專生從事的工作已經與英語完全無關。

不少同學去了大廠,如快消等互聯網行業的運營和銷售崗位。這類崗位要求一定的英語技能,不過更看重金融、傳媒和法律等方面的專業能力。阿里/字節/華爲/騰訊/本站/聯合利華每年都招收頂尖985或專業特色學校的英專生。大廠看重頂尖985同學的發展潛力,具體可以參考浙大外院孟羽童的發展路線。

專業特色類院校也很有優勢,中國政法、中央財經、對外經貿、上財、中國政法、西南財經政法、乃至不是211的華東政法,這類學校由於有專業優勢,去頂尖企業、頂薪諮詢公司、會計事務所和律所的畢業生也大有人在。

疫情之後考公競爭越來越激烈,總體上對於英語專業並不友好,因爲崗位選擇有限,而且無法體現外語專長。不過985大學的選調名額多一些,是一個比較大的優勢。另外,國際關係學院雖然不是211,但是有很多外語專業的畢業生去了國關部門做公務員。

博物館、高校和其他機關的文秘、輔導員和行政人員,這些編制也是英專生比較心儀的去處,還可以和公務員同時報考。一些銀行、央企和國企也有事業編,每年都有人去。

03

升學情況

英專生的升學率往往接近半數,有些學校甚至更高。一方面學歷貶值嚴重,同時國內外可選擇的讀研專業也比較多,所以是有必要性和可能性升學的。鑑於考研難度越來越大,想升學的同學可以先衝一衝保研名額,所以高考填報志願時,可以考慮一下這個學校保研名額多不多。一進入大學,就可以留意學院的保研政策,比如是不是包括績點/專四/競賽/論文/大創項目各項加分,早早開始準備。一般來說,外研社的三大競賽(演講,寫作,閱讀)、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韓素音翻譯大賽等比賽對於保研很有幫助。

如果要將升學去處分幾個檔次,北外、上外以及頂尖985的英專生可以排第一檔,經常會申請到常青藤和清北。師範類和文科類的211的升學氛圍也比較好,經常取得不錯的成績。當然其他學校的優秀英專生也有機會進入這些頂尖名校,相當比例的同學至少能進入第一檔的學校讀研。報考和本科同一城市的院校,會具有一些獨特的優勢。

—Σ—

英專生升學時的選擇很多。本專業讀研的選擇分爲專碩和學碩。專碩主要是分爲筆譯碩士MTI和口譯碩士MI的翻譯專碩。越來越多的學校招收翻譯專碩,也導致了英語專碩供大於求,其中比較保證質量的是北外和上外高翻學院。上外高翻被譽爲“亞洲第一高翻”,會議口譯(CI)專業單獨招生,一年只招個位數的同學,和歐盟聯合培養。北外的國際組織也是聯合培養,考覈要求寫論文+演講辯論+英法雙語測試。考上國際組織的同學絕大多數來自頂尖綜合類或外語類院校,另外南師大英法復語專業的同學也經常被錄取。國外最有名的是蒙特雷翻譯學院和巴斯大學的翻譯專業。

學碩包括文學、比較文學、語言學、應用語言學、翻譯學、英美文化等各個方向。如果計劃讀英語方向博士,本科就讀於有英語博士點的大學,將來更有優勢一些。英語碩士大部分還是選擇就業,很多人的規劃是“英語本科+跨專業讀研”,比如去法律/新傳/金融/區域國別讀一個碩士,就有了複合型優勢,甚至有英專生獲得人工智能碩士的offer(這位英專生高中是學理科的)。

職業發展的建議

大家經常詬病英專生缺乏核心競爭力,近年來網上甚至出現了英專生自救指南。

隨着公共英語教育的發展,英專生確實應該有危機意識,但也不必妄自菲薄。實際上,英專生也是有專業優勢的,如溝通表達能力(包括口頭和筆頭)+人文素養+特色專業的複合能力,關鍵在於能不能發揮出來。

同時,英專生的就業面很廣,包括但不限於中小型金融/外貿/媒體/互聯網公司等各種崗位,從項目經理到個人助理,從銷售到HR,從美妝到藥品,從航空公司到汽車製造,從服裝業到食品,各行各業其實都有需求。另外,學校的地理位置對於就業的影響也挺大的,一線城市的機會相對更多。

—Σ—

學校背景不那麼佔優勢的英專生,可以通過實習和證書來彌補。很多英專生雖然來自普通211,但自身能力強,也能進入大廠,有同學在上汽實習後就收到了年薪30萬的offer。證書,如專四專八/CATTI/BEC/託業/教資/雅思託福可能屬於考了沒啥用,但不考很尷尬的類型。關鍵的不是證書本身,而是從中鍛鍊的能力,應視目標崗位和行業需求備考。

就氛圍來說,外語院校、專科學校、理工科院校更偏就業一些,綜合性大學和師範類院校的更偏重升學一些。當然現在的趨勢是,即使就業,對於學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一線城市的中學英語老師都是碩士以上的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