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消失25年...排灣族人重現「漁人的搏鬥」精神

臺東排灣族大竹本部落過去沙灘捕魚活動消失25年,青年族人積極復振,今天重現過去叔父輩「漁人的搏鬥」精神,感動很多人。記者尤聰光/攝影

每年4至10月,是臺東排灣族大竹本部落竹筏捕魚季節,但因環境變遷,加上漁民凋零,過去沙灘捕魚活動消失25年。青年族人積極復振,今天重現過去叔父輩「漁人的搏鬥」精神,感動很多人。原本以爲捕魚只到他們這一代的老漁民開心說「這是榮耀的一天」。

「若不做,部落捕魚文化就真的會消失了!」發起人呂軒志說,民國80年漁業政策要求讓散置的漁業集中管理,原本部落的漁業活動,遷移至尚武漁港,加上八八風災後部落再次遷村,漁民年紀也愈來愈大,勢必走向式微道路,因此,經過討論後,決定把這過去漁業傳統傳承。

座落在半山腰上的大竹本部落,是個排灣族聚落,日治時期,部落從山區務農發展爲海上漁業,過去沒有動力及先進材料的年代,族人採集竹子製作漁船,但沒有港口的情況下,族人出海就需冒險頂浪,逐漸成爲部落的特色文化。今天再次重現,吸引旅外族人返鄉,鄰近部落也共襄盛舉。

上午10點半一艘在沙灘蓄勢待發的膠筏船隻,再老漁民們通力合作下,頂過幾波浪頭後,順利駛向海上,隨後漁民嫺熟放置魚網,高高舉起木獎拍打水面,整個過程不到1個小時的時間,收網上岸,只見魚網滿滿的油帶魚,可說滿載而歸,展現老漁民寶刀未老的捕魚功夫,令人佩服。

「呀嗚!伊啦!」老漁民陳立德說,過去出海捕魚捕到魚,都會站在船上向自己部落或鄰近幾個部落呼喊,代表準備上岸,大家這時就會聚集海邊幫忙,然後就會先將漁獲分享給幫忙的人,剩下的就是拿去賣錢養家,可以說當時「一張網,養一家人」很辛苦啊。

首屆竹筏捕魚季活動,頒發優秀漁民外,也把當時刮魚鱗、挑竹筏和挑漁網的技能當成競賽活動,許多旅外族人不知道刮魚鱗的技巧,把魚鱗噴得沾滿全身,還有把魚刮飛出去,現場笑聲不斷。部落媽媽們也把捕獲的新鮮魚現場酥炸,吸引老饕嚐鮮。

漁民高正輝說,「以爲這個竹筏捕魚只到他們這一代就消失了,想不到這羣青年願意復振傳承」。另鄉張王景昌表示,鄉內的傳統文化,就是最大的觀光資產,會支持擴大辦理髮揚,讓更多人認識大武。

老漁民們通力合作下,頂過幾波浪頭後,順利駛向海上。記者尤聰光/攝影

漁民出海整個過程不到1個小時的時間,收網上岸,只見魚網滿滿的油帶魚,可說滿載而歸。記者尤聰光/攝影

漁民高高舉起木獎拍打水面,讓魚羣衝進漁網內。記者尤聰光/攝影

大竹本部落在日治時期,從山區務農發展爲海上漁業,過去沒有動力及先進材料的年代,族人採集竹子製作漁船。記者尤聰光/攝影

部落媽媽們把剛捕獲的新鮮魚酥炸,成爲道地美食。記者尤聰光/攝影

不少族人重溫過去聚集海邊幫忙,然後漁民就會將漁獲分享給幫忙的人。記者尤聰光/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