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傳分家 股價噴漲16%
過去4年雖然基辛格口口聲聲要將英特爾打造成一家晶片設計製造整合公司,無奈英特爾晶片製造事業不斷虧損,一度拖垮公司股價。圖/美聯社
英特爾股價走勢
外媒近日披露博通與臺積電可能分別買下英特爾晶片設計與晶片製造部門後,激勵英特爾股價在18日大漲16%至27.39美元,創下2020年3月以來最高價,儘管外界認爲無論是博通或臺積電對英特爾出手都須克服許多挑戰。
另有消息稱,私募基金銀湖管理公司(Silver Lake Management)正在洽談收購英特爾旗下可編程晶片事業Altera多數股權。
英特爾股價自年初至18日收盤爲止累積漲幅29%,扭轉去年下跌60%的頹勢。
《華爾街日報》日前引述消息報導,博通有意收購英特爾晶片設計與行銷部門,臺積電則有意買下英特爾晶片製造廠房的部分或全數股權。這項消息對近年事業每況愈下的英特爾來說無疑是好消息,因爲英特爾前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領導英特爾4年遲遲未能重振事業。
過去4年雖然基辛格口口聲聲要將英特爾打造成一家晶片設計製造整合公司,無奈英特爾晶片製造事業不斷虧損,拖垮公司股價。去年8月英特爾股價創下50年來新低,迫使英特爾宣佈裁員15%。
去年底基辛格宣佈退休後,外界認爲英特爾整合晶片設計與製造的策略失敗,於是傳出英特爾可能分拆的消息。Raymond James分析師帕朱利(Srini Pajjuri)表示:「分拆代工製造與晶片設計部門對英特爾管理階層來說是最簡單的一條路。」
外界普遍認爲博通收購英特爾晶片設計及行銷部門相對單純,因爲博通執行長陳福陽過去推動的多筆收購案成效都不錯。相較之下,臺積電收購英特爾製造部門恐怕沒這麼容易。
《巴倫週刊》報導,雖然臺積電晶片製造實力有目共睹,但臺積電以外籍企業身分收購英特爾晶片廠勢必引發國安疑慮。再來錢也是個問題,因爲臺積電已在美國投入數十億美元建廠,未來若再收購英特爾廠房恐將加重財務壓力。
英特爾先前一再強調最新18A製程量產後可望領先業界,因此部分人士也質疑英特爾董事會不願意低價出售晶片製造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