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5G下半場 浙江率先推進“5G+”融合應用
當前,5G融合應用已成爲促進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重要引擎。
工信部10月23日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5G行業應用已覆蓋76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累計間接帶動總產出約14萬億元。
而浙江省在5G網絡建設、技術產業推廣和融合應用創新等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截至8月底,浙江省已建成5G基站24.89萬個,居全國第三,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居全國省區第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近期跟隨工業和信息化部“新型工業化媒體調研行”在浙江多地調研中也瞭解到,5G正加快融入浙江省發展的各個領域,全省5G行業應用覆蓋了41個工業大類中的38個,5G-A實現了更廣泛的商用覆蓋,輕量化、低成本的創新技術也讓5G離現實生活更近了一步。
在5G商用的“下半場”,各個地方也迎來5G發展的新階段。
多項5G接續政策將出臺
移動通信十年一代,隨着中國5G正式商用時間邁過5週年,以及5G-A的第一個版本已經完成凍結,5G發展進入新的階段。
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已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總數408.9萬個,5G用戶普及率達到了69.6%,行政村5G網絡通達比例超過了90%。
在這之中,浙江不僅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居全國省區第一,還在全國率先實現行政村“村村通5G”和全國最多有人島5G網絡全覆蓋,率先實現縣級以上5G-A網絡點亮,同時率先實現5G RedCap規模商用全覆蓋。
在浙江的一些農村裡,已經可以看到農民用一部智能手機就能實現遠程田地的監測。以700MHz 5G網絡爲基礎打造“數字大田”智慧管理平臺不僅提高了農民的收入,也爲鄉村振興注入活力,可減少人工日常巡田次數70%,勞動力數量大幅減少了35%,肥藥施用次數降低20%。
“過去氣象、土壤、蟲害等農情信息都需要人工現場測報,現在只要靠田裡的監測系統就能夠實時上傳到數字雲平臺上。”當地工作人員在手機上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展示,農民只要在田間拍一張照片,系統就可以快速識別,並在幾秒內得到病蟲害分析結果和相應的防治辦法,讓“手機種田”成爲全新的耕作方式。
同時,5G RedCap規模商用也讓5G應用變得更加輕量化、低成本,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用得起,也敢於嘗試5G的融合應用了。
比如在5G電力虛擬專網的建設中,5G-A爲5G電力虛擬專網提供了價格更低(成本最低降至200元)、功耗也更低的RedCap輕量化模組(峰值功耗2W),對於電力業務場景的適配更加友好。
“當前,我國5G應用已進入規模化發展的關鍵期,高質量、低成本的融合終端成爲5G應用規模化的前提。”中國信通院標準所無線信息化研究部主任辛偉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5G商用五年以來,傳統5G eMBB模組價格已從最初的2000多元降至300元左右。5G RedCap芯片的推出,又讓5G模組價格進一步下降至200元以下。隨着應用規模的擴大,芯片、模組價格有望持續下降,產業界對5G RedCap賦能千行百業寄予厚望。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已經在10月23日舉行的國新辦發佈會上明確,接下來將盡快出臺“雙千兆”(5G和千兆光網)網絡發展接續政策,持續推動5G演進(5G-A)、非地面網絡(NTN)等技術發展和產品研發。同時,還會盡快出臺5G規模化應用、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等相關的接續政策,持續打造高水平5G工廠,開展“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試點建設。
低空經濟順利起飛
5G-A是當前最新、最快的移動通信技術,低空經濟也是當前最熱門的新興產業之一。
“低空經濟有潛力成爲運營商5G下半場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中國電信首席科學家畢奇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指出,目前從無人機的遠程實時操控、高清視頻回傳,到低空交通管理的數字化、智能化,都需要5G-A的技術支持。5G-A通感一體技術全天候、無死角、高精度、低成本的核心優勢日益凸顯,已成爲構建全域連續感知低空網絡的重要支撐。
在浙江,記者看到了5G-A與低空經濟的融合,正在“解鎖”出越來越豐富的應用場景。
其中,醫療急救已成爲目前業內明確打造的十個低空經濟典型應用場景之一。
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以下簡稱“浙大二院”)濱江院區,一臺從5G急救車上起飛的無人機,搭載的血液檢測樣本箱率先飛回醫院大樓前的無人機血液配送站,醫護人員完成掃碼操作後迅速取回血液樣本進行提前化驗,大幅提升診療效率。不僅如此,5G急救車上的遠程B超、VR探視系統、智真系統等,以及5G網關,有效支持急救車5G實時連線後端。
急診醫學專家、浙大二院副院長張茂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的醫用無人機血液運輸航線投入由浙江省血液中心和浙大二院共同建立,這也是全國首個無人機急救送血專用航線。當有緊急用血需求時,無人機攜帶血液從浙江省血液中心飛至浙大二院濱江院區僅需5分鐘。
“基層的衛生服務站的檢測能力有限,有的站點可能還在山區,無人機送血也可以減輕老百姓的看診壓力。”張茂介紹,目前該項技術已成功開通多個站點,爲基層衛生服務站提供無人機配送樣本服務。
除此之外,低空物流、空巡綜治、低空出行、智能巡檢等應用場景也在陸續涌現出新的技術成果。比如在5G電力虛擬專網的建設中,無人機數智巡檢可以賦能電網運維,幫助實現巡檢效率與準確性、安全性的多重飛躍。
“大家不再必須爬高塔、跑電站了。”國網浙江電力信通公司通信服務中心副主任邱蘭馨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過去,無人機巡檢往往採取人工控制或“蛙跳”式的半自動化巡檢,受通信鏈路影響,一次僅能進行單一任務。而基於5G的大帶寬和低延時特性,工作人員通過網聯模塊對無人機進行簡單改造,即可實現無人機實時數據回傳和聯網控制,還能通過5G-A通感一體基站,對無人機執飛線路及配網空域開展監測預警,區域供電可靠性再度提升。
除了基礎設施問題,低空飛行器規模化應用還要解決“飛得好”“管得住”的問題,怎麼規劃飛行路徑、怎麼避免擁堵、怎麼防止碰撞,這些都要有可靠的解決方案。
中國電信浙江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公司已經在浙江多地完成了5G-A低空通感規模組網技術的驗證,具備電子圍欄的精準劃定、複雜飛行軌跡的精準追蹤以及連續跨區感知的無縫銜接等多個關鍵能力,可對多機型的無人機在不同距離、不同高度、不同速度下進行全面監測。
畢奇指出,低空信息網絡的建設是低空經濟發展的前提。從目前商業分析來看,當前已知的商業應用還不足以有資金來支撐或建立一個獨立的低空信息網絡。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和經濟所總工程師韋柳融也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指出,目前要根據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發展對移動通信網絡的需求,來進行適應性的技術改造和創新,例如現在5G通感一體的技術還無法完全滿足低空經濟的感知精度要求,還需要持續進行技術升級和測試驗證。要根據新興產業的發展節奏,按需推進網絡覆蓋,探索商業模式,從而在商業上真正支持新興產業發展。
“接下來將探索建立通感一體的低空經濟網絡設施。”趙志國表示,工信部後續還將通過加強頂層謀劃、加強多場景應用牽引等,推動低空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