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后葉德嫺認養海豚命名「桃姐」

名叫「桃姐」海豚的認養人正是第48屆金馬獎影后葉德嫺,爲感謝她的捐款,黑潮以她電影中飾演女主角「桃姐」命名。(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提供)

花紋海豚小檔案

「桃姐」、「來」、「太平洋的風」,悠遊在臺灣東海岸的花紋海豚竟然有名字。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志工,耗時5年成功辨識出250只花紋海豚,透過認養人「命名」,每一隻海豚都有自己的名字和不爲人知的故事。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1只名叫「桃姐」的花紋海豚,認養人正是第48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得主葉德嫺。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卉君說,葉德嫺是電影「桃姐」的女主角,一直很關注臺灣的白海豚保育,她把10萬元金馬獎金捐給「臺灣媽祖魚保育聯盟」,願每1只鯨豚都是大海中最佳女主角,黑潮便將其中1只海豚命名爲「桃姐」紀念。

另1只名叫「來」的花紋海豚,牠背鰭上的刻痕,就像簡體字「來」。張卉君說,牠最早在2002年被拍到,相隔7年,2009年志工再次發現「來」的蹤跡,之後每年「來」都會路過花蓮,當「來」2013年缺席時,憂心不已的志工還曾發起網路協尋。

張卉君形容花紋海豚是「用身體寫日記」,每隻海豚背鰭上的紋路都不同,有的是齒痕、咬痕、刮痕,志工透過海豚身上獨一無二的花紋「印記」拍照記錄,目前已經成功辨識出近250只。

但原本生活在廣闊大海的海豚,近年卻成爲海洋公園「招財寶」,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表示,不少家長喜歡帶小朋友前往海洋公園賞鯨,但鯨豚表演背後的辛酸,不僅違反保育概念,甚至造成海洋動物永久的「職業傷害」,呼籲民衆「拒看」,才能讓鯨豚迴歸大海家園。

張卉君說,黑潮希望募集更多民衆「認養你的第一隻海豚」,透過鯨豚命名拉近與大衆距離,並邀請命名民衆搭賞鯨船與海豚來趟自然邂逅,取代人工的鯨豚表演,不僅增進民衆對鯨豚海洋生態的認知,也提供政府制定更完善的「賞鯨規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