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中國人口問題上“日本化”,未來三大舉措勢在必行
【去年中國總人口減少85萬,61年來的人口首度減少印證了即使廢除“獨生子女”政策,抑制人口減少危機的效果也不佳。應對中國人口問題上的“日本化”,未來三大舉措勢在必行。】隨着近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2022年末總人口爲14億117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的數據,引發國內外對中國人口走勢的擔憂及人口政策的諸多猜忌。從擔憂的角度——自從1979年實施“獨生子女”政策,到2016年廢除“獨生子女政策”等措施,但並沒有取得預期的顯著成果,不僅出生數連續6年減少,而且很有可能呈現長期化趨勢。人口減少有可能導致綜合國力下降,執政的精英基層的危機感在增強。從猜忌人口政策的角度——一是提升女性總和生育率迫在眉睫。自1991年後,中國一名女性一生生育孩子總數的“總和生育率”已經低於維持人口增長所需的水平。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統計——二是扭轉事關人口發展的陋習、總人口中的14歲以下人口所佔的比率到2021年已降至約17.5%。扭轉“重男輕女”風潮也勢在必行。中國未婚男女的構成比例也呈扭曲狀態,截至2022年末,中國男性比女性多3237萬,總人口性別比爲104.69(以女性爲100)。三是讓年輕人能結婚能生育。需要扭轉撫養孩子負擔不斷加大走勢。在“教育產業化”等熱潮的推動下,在中國養育一個孩子從零歲到18歲的費用已經超過了美國和日本。很多市民表示“養育一個孩子已足夠辛苦,如何撫養二胎三胎?”
另據聯合國對中國人口的推算——2035年人口將下降至14億人以下,2050年將減少至13億人左右。與此同時,南亞次大陸的印度人口則將繼續增加,2035年將達15億7000萬人,2050年還將再增加1億人以上。中國在人口位勢上讓渡世界第一位置於印度,也將是1949年建國後首次。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去年的總人口數據後,引發很多對中國人口問題乃至中日韓人口問題的關注和對比。一些分析人士悲觀地指出——中國的人口問題開始呈現少子老齡化的“日本化”走勢,日本的深刻教訓和麪臨的課題對中國具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 借鑑乃至警醒作用。例如——日本有430萬剩男,中國則超過3000萬。再例如——日本結婚需要準備至少3000萬日元,很多年輕人因此結不起婚。中國一些地方平均年收入5~10倍的彩禮錢也讓很多底層男士望而卻步。還有即使有幸結婚——養育孩子需要承擔沉重的經濟負擔和人力服務負擔,很多年輕人無法承擔這樣的負擔。而且中國很多年輕人在內卷化嚴重的職場,害怕因生育造成1 ~ 2年的職業生涯空白,作爲曾經的“獨生子女”擔心在孩子身上花錢會讓自己失去更多選擇和自由。其實又何止是中日這樣,鄰國的韓國的少子老齡化更是如火如荼,在人口問題治理、應對老齡化和強化社會保障等方面,既不能把經濟增長下降單純歸咎人口減少,也不能不顧人口素質去增加人口,我們確實需要理性地照照“東洋鏡”和“高麗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