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中國灰色地帶威脅 美專家籲確保海底電纜安全
美國專家今天在「外交家」雜誌撰文指出,中國海警、海上民兵經常對臺灣、菲律賓使用「灰色地帶」戰略,臺灣應投入更多資源確保海底網路電纜安全,如購買維修船或多功能海洋監視船。
外交家(The Diplomat)雜誌刊登美國能源專家麥吉利斯(Jordan Mcgillis)、亞太議題專家範溫格登(Pieter van Wingerden)專文。兩人指出,臺灣位於全球科技發展最前端,爲了保持領先地位,確保海底網路電纜安全非常重要。
文章表示,賴清德總統就職後,中國加大對臺灣施壓,在5月底舉行「聯合利劍-2024A」軍事演習,首度在臺灣東岸部署軍艦。中國大膽攻擊臺灣的可能性雖不能排除,中國的「灰色地帶」戰略卻是臺灣面臨更立即的威脅。
文章提到去年初發生連接臺灣、馬祖的2條中華電信海底電纜相隔6天陸續斷纜的事件,造成馬祖民衆通訊、網路中斷數週。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當時的說明,2條電纜分別是被中國籍漁船、不明的貨輪勾斷。
2位專家指出,海底電纜通常是私人企業管理。今年3月,谷歌(Google)開始興建連接臺灣、菲律賓、關島的海底電纜,這是未來幾年要爲臺灣興建4條電纜中的一條,也是谷歌全球雲端基礎建設一部分。
他們說,馬祖斷纜可能是蓄意破壞,這類事件發生、或類似「聯合利劍-2024A」的演習若更頻繁,可能影響這些私人企業繼續提供臺灣高質量電纜基礎建設。臺灣在擴展衛星通信備用選項之餘,也應考慮加強海底電纜安全。
文章建議,臺灣將電纜認定爲「關鍵基礎設施」,投入更多資源,保障電纜安全。臺灣也可以購買維修船。目前臺灣必須仰賴國際的維修船,全球只有22艘,而全球海底電纜有超過500條,需要維修時,不可避免會遇到延遲的問題。
專家說,臺灣可購買類似英國開發的多功能海洋監測船(Multi Role Ocean Surveillance Ships,MROSS),這是專門用來監視、保護海底電纜的船艦。但這需要約1億美元(約新臺幣32.6億元)經費,且需要好幾年才交貨,臺灣也可考慮購買一艘較老的船艦,延長其使用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