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該「向東看」還是「向西行」? 莫迪政府面臨抉擇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 陳建豪/時事評論員

20年前,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曾問印度時任總理曼莫漢·辛格(Manmohan Singh),印度是會邁向「崛起的亞洲」,還是如西亞一般陷入混亂?時至今日,這個問題仍然擺在印度面前。莫迪政府喊出了雄心勃勃的「崛起」口號,卻沒有足夠的實際行動和戰略定力來支撐印度的大國夢想。在亞洲經濟體迅速崛起的背景下,印度卻在關鍵抉擇中搖擺不定。

印度自相矛盾狀態 深陷教派主義困境

《印度快報》(The Indian Express)12月12日發表題爲《崛起的印度還是教派印度?》的評論文章認爲,印度思想上「向東看」希望成爲崛起的亞洲大國;但行動上卻「向西行」,和中東部分國家一樣深陷教派主義困境。

如此自相矛盾的狀態,讓印度不僅無法在亞洲的崛起浪潮中脫穎而出,還面臨着因內外困境而滑向不穩定深淵的危險。

印度外交近年來力推「區域多向結盟」,試圖扮演「和事佬」的角色。特別是在中東地區,印度推行「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IMEC)專案來擴大自身影響力。

然而,這項被寄予厚望的戰略不僅因複雜的中東局勢長期停滯不前,印度自身應對、處理中東問題的手段也僅停留在外交層面。近期敘利亞局勢的劇變,更讓印度面臨尷尬: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倒臺後,印度僅發表了一份外交聲明,呼籲各方必須努力維護敘利亞統一、主權、領土完整,以及尊重敘利亞社會各階層的利益和願望。這樣的表態顯得毫無實際意義,更暴露出其政策「口惠而實不至」的虛弱本質。

▼自相矛盾的狀態,讓印度不僅無法在亞洲的崛起浪潮中脫穎而出,還面臨着因內外困境而滑向不穩定深淵的危險。(圖/路透)

外交形象大打折扣 印度把自己推向泥潭

在中東問題上,印度靈活遊走於中東地區各方,「平等」地與以色列和穆斯林國家建立並加強經貿、防務合作關係,獲取多方利益。然而,隨着新一輪巴以衝突升級、中東局勢持續惡化,疊加敘利亞政權更迭,中東局勢變得更加不可預測,印度在該地區的「和事佬」角色逐漸失靈。更爲嚴重的是,印度國內的宗教矛盾正讓其外交形象大打折扣。

莫迪政府執政以來,印度教多數主義擡頭正在改變印度的政治生態。印度國內不斷上升的宗教排他性和對穆斯林少數羣體的系統性壓迫,與其試圖在國際上扮演「和平使者」的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從印度國內的《公民身份法修正案》到孟加拉因宗教問題與印度爆發的爭端,印度正在把自己推向「教派主義國家」的泥潭。這樣一個被國內宗教矛盾深刻撕裂的國家,又如何能成爲亞洲崛起的領導者?

在東亞和東南亞國家積極融入全球化、推動區域合作的同時,印度卻陷入西亞式的教派分裂與內耗之中。儘管近些年印度經濟增長快速,但是經濟層面的「崛起」並不能掩蓋印度國內的深層次問題。印度面臨的不是經濟增長速度的問題,而是社會結構性矛盾的失控。從種姓制度的遺毒,到宗教極端主義的擡頭,再到對少數羣體的系統性排擠,印度國內的裂痕正在加深。與其說印度是一個崛起的大國,不如說它是一個內部問題層出不窮的「迷途巨人」。

崛起的大國須解決內部問題 否則只是一場幻想

印度需要深刻反思自身的政治與社會走向。莫迪政府高舉「崛起」大旗,但印度的實際表現卻越來越偏離這個目標。要真正成爲一個崛起中的大國,印度必須直面國內的教派問題,重塑一個包容、多元的社會治理模式。如果印度繼續讓宗教極端主義和排他性政治主導其國內事務,所謂的「亞洲大國夢」只能淪爲一句空話。

崛起中的大國僅有經濟增長遠遠不夠,國家的軟實力、社會凝聚力和在國際事務中的穩定貢獻,同樣是重要的衡量標準。

如今的印度站在了一個歷史性的十字路口上。是「向東看」,成爲「崛起的印度」?還是「向西走」,成爲「教派主義」國家?莫迪政府的選擇,將決定印度未來幾十年的命運。如果印度不能從內部解決問題,崛起的大國夢,可能最終只是自己的一場幻想。

▼如今的印度站在了一個歷史性的十字路口上。(圖/路透)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