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高校創新要素 向發展新質生產力流動

■高校要以數字技術賦能高等教育變革,不斷增強發展新質生產力新優勢;以服務國家戰略加強學科建設,不斷提供發展新質生產力新支撐;以評價改革引導資源配置,不斷匯聚發展新質生產力新動能

6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在加快建成科技強國主要任務部分指出,“紮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強調“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發展,構築人才競爭優勢”。作爲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和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高校的創新能力直接影響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高校應深刻理解新質生產力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爲基本內涵,通過數字技術賦能、調整優化學科佈局、深化評價改革等方式,加快提升集人才、學科、科研於一體的綜合創新能力,爲發展新質生產力貢獻智慧和力量。

以數字技術賦能高等教育變革,不斷增強發展新質生產力新優勢。教育數字化是我國開闢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突破口。高等教育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要全面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部署要求,充分認識並牢牢把握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發展的重大機遇,結合自身優勢和發展實際,把數字化轉型作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力和新工具,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搶佔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一是賦能教育教學範式變革。高校應主動對標國家教育現代化的需求,積極推動面向智能時代的主體教育理論創新和信息化教學變革創新,全面提高師生的數字素養和技能,以適應數據作爲新型生產要素的發展要求,滿足新質生產力發展對數字時代高素質勞動者的需求。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數據整合效率,構建“資源—數據—服務”無縫銜接的開放互聯學習空間,打造“智慧教室—雲端一體化智能教學平臺”協同聯動智能教學系統,採用“線上—線下—混合”多模式教學,打破傳統教學壁壘,在教和學、學和用過程中,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改變學生學習方式,以數字化爲基礎和目標,提高綜合育人能力水平。二是賦能科學研究方式變革。數據驅動方式對科學研究廣度、深度和效度具有重大影響,充分發揮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等爲代表的數字技術力量,可以爲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更優質的勞動資料和更廣泛的勞動對象。高校應加快建設“人工智能+”科研體系,構建“人工智能+”學科專業羣,推進人工智能與文、理、工等學科的綜合交叉研究,打造多學科專業融合的知識和技術創新體系,推動新興領域快速發展。另外,通過“技術+需求”雙輪驅動方式,建設學科交叉大數據公共服務平臺,推進哲學社會科學與計算機科學等學科深度交叉協同,促進傳統學科轉型升級,注重挖掘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對新質生產力的理論闡釋、引導構建等方面的服務作用。

以服務國家戰略加強學科建設,不斷提供發展新質生產力新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四個面向”爲高校學科建設指明瞭方向,高校應心懷“國之大者”,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結合辦學歷史、學科特色和區域優勢等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有組織的學科,爲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新的生長點,實現學科鏈、創新鏈、人才鏈融合發展。一是創新體制機制,推動學科交叉融合。高校要主動適應現代科學發展的綜合化趨勢,打破傳統以學科界限爲基礎的學科建設模式,針對解決現實問題建設跨學科平臺,匯聚學科優勢,推進學科集羣發展。從體制創新入手,做好全域統籌戰略規劃,推動各類學科創新要素和資源從孤立、分散的狀態向匯聚、融合的方向轉變,優化以學科交叉融合爲導向的資源配置方式,暢通多學科聯動機制和破壁壘交流渠道。從機制創新發力,推動組織管理從個體、封閉、分割方式向流動、開放、協同方式轉變,改革組織和運行機制,靈活設立新型科研組織,建設學科“特區”,凝聚學科建設合力,促進學科交叉和科教融匯,爲構建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辦學新機制奠定堅實基礎。二是建強基礎學科,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以科技創新需求爲牽引,優化高等學校學科設置,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切實提高人才自主培養水平和質量。”人才培養是高校的第一要務,要發揮基礎學科特色,開闢前沿研究方向,堅持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並重,在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過程中培養拔尖創新人才。要深入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依託優勢基礎學科開展書院制、學分制、導師制“三制並進”拔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建立和完善中文、歷史、物理、數學等基礎學科的“3+2+4”本碩博貫通培養制度,構建科教融匯協同培養機制,開設文史、數理、化學等英才直博班,物理學數學、化學生物學、法學經濟學、數學經濟學等交叉實驗班,依託現代技術推動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以評價改革引導資源配置,不斷匯聚發展新質生產力新動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增強系統觀念,深化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完善科教協同育人機制”。高校應以創新爲導向深化教育評價改革,圍繞培育新質生產力,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引導創新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解決“卡脖子”問題流動,強化校內外協同創新,積極開展有組織的高質量社會服務。一是聚焦產教融合,加強創新團隊建設。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建立健全支持創新人才成長髮展的機制,營造崇尚創新、寬容失敗、鼓勵坐“冷板凳”的科研環境,以長遠眼光發現和培養更多戰略科學家。實施“強院興校”戰略,充分發揮院級組織在科研團隊引育上的自主性和能動性,以一流學科建設爲牽引,通過團隊塑人才、任務育人才、精準引人才,造就多專多能多經驗的尖端人才。推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實施“國家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培育項目,推進國家工程碩博士培養改革專項試點,着力培養國家和地方急需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加強與核心企業合作,通過“企業走進學校、學生走進企業”的方式,以企業需要、能解決實際問題、具備綜合能力爲標準,培養產業領域創新領軍人才。二是對接社會需求,推進創新平臺建設。高校要緊密對接國家社會需求,做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先行者”,積極發揮主導作用,打造“學科—人才—平臺”三位一體的社會服務模式,推動產學研一體化和融通創新,爲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支撐。我們積極發揮師範特色,構建“高校—政府—企業—用戶”(UGBS)協同創新機制,打造基礎教育創新發展平臺,服務國家和地方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支持校內外專家聯合建設以科技前沿探索、應用技術研究、科技成果轉化等爲目標的技術創新平臺。如聚焦服務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大力發展光化學和光催化技術,與地方聯合成立光化學技術研究院,以科技成果轉化支持地方發展光化學特色產業集羣,促進化工、冶金、食品、醫藥和環保等產業轉型升級,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努力促進社會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

(作者系華中師範大學校長)

《中國教育報》2024年06月27日第6版

作者:彭雙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