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穿雲箭,上海復活

上海6月1日起取消企業復工復產白名單制,取消企業復工復產復市不合理限制。

白名單是一種准入制、審批制,取消意味着全面迴歸市場化軌道,恢復城市的流動性。

作爲國內供應鏈、產業鏈的最重要環節之一,作爲生物醫藥研發生產最重要的基地,作爲最大就醫流入地,上海全面復工復產復市,將撬動全國經濟大盤的復甦。

上海不僅是上海人的上海,還在全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承載重要功能,甚至對全球經濟都有影響。這句話沒有說錯。

超大城市自有其生命和使命,上海將保持開埠以來的慣性,穿越任何詆譭和質疑,持續向卓越進化。

01

生物醫藥產業復活

上海復活,將提振市場對生物醫藥的信心。

生物醫藥產業是上海重點發展的三大產業之一,2021年產業規模超過7000億元,爲國內醫療健康領域投融資最爲活躍的地區,擁有生物醫藥領域的院士、長江學者佔全國1/5,產業人才佔全國1/4。近年來獲批的創新藥佔全國的1/4至1/3。

2025年,初步建成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羣核心承載地,全市生物醫藥產業規模超10000億元,其中,製造業產值達到2400億元,推出可用空間累計26000畝,建成6個百億級產業園區。

現有醫藥產業園包括張江創新藥產業基地、臨港新片區生命藍灣、東方美谷、灣區生物醫藥港、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上海國際醫學園區、徐匯楓林園區、青浦生命科學園。

上海也是全國創新藥最重要的銷售重地,對處於商業化元年的Biotech恢復造血輸血能力,非常重要。

上海百強醫院數量佔全國近20%,全國排名前10醫院,上海更是獨佔3席,包括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上海交大附屬瑞金醫院和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比北京還多1席。2021年,上海牀位數超過16萬張,僅次於重慶,衛生技術人員數24萬人,執業(助理)醫師數8萬人,僅次於北京和重慶。

上海是全國診療人次最多的城市,甚至超過醫療資源更加豐富的北京。2021年,上海醫療機構共完成診療人次2.72億人次,北京爲2.43億人次。其他大城市,無一超過2億人次。

上海的醫療資源負荷程度更高。2020年,上海醫院病牀使用率高達86.72%,北京僅有60.8%,上海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爲8.43天,北京爲9.1天。

上海不僅有全國數一數二的頂尖醫療資源,還擁有良好的區位和交通優勢,輻射範圍更廣。相比於深處北方的北京和深處南方的廣州,上海南北通吃,成爲全國規模最大的就醫流入地。

再鼎醫藥目前已經有30餘名研發人員回到上海研發中心恢復工作

02

CXO負面因素消除

CXO作爲創新藥產業鏈的上游,復工復產情況頗具代表性。上海復活,將激活長三角產業鏈、供應鏈。上海與蘇州,在疫情上有外溢關聯,在生物醫藥產業上也是休慼與共。

CXO以退爲進,有成長和估值雙重支撐,兼具韌性和彈性。前期二次探底,主要受到三大外部因素壓制:海外製裁風險、上海疫情停產、新冠小分子特效藥銷售情況。

現在風險逐步解除。

5月26日,布林肯演講,CXO受到海外製裁的風險大爲緩解。

輝瑞Paxlovid每週交付量與終端分發量已從原來的17萬劑,增加至目前的45-50萬劑,最新一週處方量大幅提升,多達16萬劑,而此前22周全國處方量約爲67萬劑。

藥明生物在長三角有8個生產基地,其中上海2個。在外高橋自貿區擁有20萬平方英尺的工廠,提供完整的一站式生物藥開發及生產服務,擁有歐盟官方認證的細胞培養能力,可用於臨牀GMP原液生產供應。在奉賢區擁有15萬平方米的全球創新基地,可提供中試和臨牀規模GMP生產能力的一站式服務,一直有員工駐廠,疫情期間一個月完成9個批次生產。研發人員陸續返崗,復工復產後可補上進度。項目無重大交付延遲,預計6月底上海將實現100%產能,預計約3000萬美元收入可能會從Q2推遲至Q3。全年指引,還是維持營收 45%增長、淨利潤40%增長不變。上海疫情可控後,美國商務部未經覈實名單(UVL)實地檢查將完成。

藥明康德產能集中於長三角,其中上海藥明康德新藥開發(小分子藥物發現及研究服務)、康德弘翼(醫學臨牀)、藥明津石(臨牀研究及SMO服務)、上海合全藥業(CDMO服務)、藥明生基(基因細胞療法)都位於上海。合全藥業金山工廠恢復產能90%以上,外高橋國內新藥研發服務20%人員駐場(訂單轉移到武漢、成都、天津、南通)。維持原來的業績指引,2022年Q2收入增長63-65%, 2022全年收入增長65-70%。

康龍化成主要是一線城市的臨牀CRO受疫情防控,業務交付有一定影響,一季度臨牀研究服務收入同比增長33.59%,毛利率從12.57%降到4.65%,處於虧損狀態。復工復產助推盈利能力恢復。

凱萊英小分子產能集中在北方的天津、遼寧阜新、吉林敦化,生物藥及CGT CDMO佈局在上海,上海凱萊英生物已在上海金山建立研發及中試車間(單抗、ADC),後續將在上海奉賢擬投資30億元建設生物藥商業化車間,受到疫情防控影響不大。

博騰股份在上海有研發中心,把緊急交付的項目及時轉移到重慶來實施。受蘇州疫情影響,16000平方米的細胞線和病毒線施工進度延遲1個月,將在今年11月投入使用。位於上海閔行的小分子研發中心17000平方米,將推遲到今年底投入使用。

製藥裝備龍頭上海東富龍,各部門負責人帶頭吃住在封閉的廠區,疫情下原材料供應和出貨物流受到影響,但基本可控,按照優先級進行生產,基本可以完成銷售目標。

03

以點帶鏈全面復甦

羅氏製藥是跨國藥企中第一家在上海獨資建立研發中心,2019年追加投資8.63億元,將研發中心升級爲全新的羅氏上海創新中心。2021年,投資近3億元的羅氏中國加速器在張江啓動。上海封控期間,羅氏製藥的抗腫瘤藥物卡培他濱片(希羅達)一度庫存告急,即將面臨全國多區域的供應斷貨。在被納入第一批重點企業復工復產名單後,上海羅氏生產希羅達需要的所有工種到崗,第一批跨省通行證順利獲批,確保藥物冷鏈正常運輸。

在抗腫瘤藥物中,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藥物的生產運輸備受關注。CAR-T藥物對於部分血液腫瘤有着較好的療效,但其生產工藝和質量控制標準十分嚴格,尤其是運輸要在全程冷鏈的條件下進行。

作爲聚焦泌尿生殖系統腫瘤的全球化創新藥公司,亞虹醫藥獲批進入上海市第三批覆工復產企業白名單,首批覆工的10名實驗室研發人員於5月23日到達金橋辦實驗室開展工作。同時,公司積極落實好現場人員工作、生活、核酸檢測、消殺等防控工作安排,確保復工人員的安全保障,包括閉環管理人員相關額外補貼等。

亞虹醫藥保持穩健的財務狀況和相對充裕的資金儲備,疫情期間依然穩步推進各項研發管線,並積極構建診療一體化解決方案,爲商業化和國際化夯實基礎。在今年的美國臨牀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APL-1202聯合百濟神州替雷利珠單抗作爲肌層浸潤性膀胱癌(MIBC)新輔助治療的研究方案得到壁報展示。亞虹醫藥將聚焦專科,填補膀胱癌、宮頸癌前病變的全球治療領域空白,爲患者帶來創新的解決方案。

大多數細胞基因治療(CGT)產品需要在-80°至-180°C的溫度下儲存,否則存在降解的風險。以自體CAR-T產品爲例,在有資質的醫院從病人身上提取分離出普通的免疫T細胞後,全程冷鏈運輸(2-8°C)到製備機構,然後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對T細胞進行改造,形成CAR-T細胞。經過嚴格的生產和質檢流程之後,CAR-T細胞經深冷運輸(低於零下150°C)運到醫院回輸至患者體內。

復星凱特的阿基侖賽注射液是我國首款獲批的CAR-T藥物,從3月16日開始,生產基地就實行封閉生產,員工在生產一線保證CAR-T藥物不斷供,現在產能已恢復到疫情前的70%以上。2個多月來,在疫情下完成了幾十份CAR-T藥物的個性化生產,分別送到北京、成都、廣州的患者手中。

華東地區是歐普康視角膜塑形鏡業務的起始地,2021年收入佔比65%,上海疫情對業績有明顯的影響。3月份訂單量同比呈負增長,4月份訂單量有所好轉,5月份訂單量目前同比已恢復正增長。

愛美客2021年華東地區收入佔比45%,是增速最快的地區,同比增長高達125%。今年Q1營收4.31億元,同比增長66.07%,淨利潤2.8億元,同比增長64.03%。在疫情影響下,增速暫未放慢,體現醫美業務依賴性強、復購率高的特點,但Q2硬隔離對業績應有明顯影響,復市將恢復業績彈性。

從靜止到復活,不可能一鍵切換。

全球物流巨頭DHL提醒:上海全面復工後供應鏈壓力巨大,重新開放相對緩慢是可取的。

上海生物醫藥製造業企業將以點帶鏈,實現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復工,穩步提高企業達產率。

阿基米德Biotech生物醫藥課程週年特惠5月31日結束,《生物醫藥所有賽道300家公司分析完全手冊》新增4冊,共計57冊30萬字,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