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義取利,讓江蘇金融發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

江楠

編者按: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金融工作的重要論述,積極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培育和弘揚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值此新中國成立75週年之際,人民網聯合江蘇省委金融辦、省委金融工委開展系列調研活動,講述江蘇金融系統踐行“五要五不”要求、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故事,爲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匯聚奮進力量。本篇聚焦“以義取利,不唯利是圖”。

揚州邗江區一個家庭農場買雞苗缺錢了,當地農商行的“蘇農貸”產品隔天就批下來20萬元;鹽城東臺市一個瓜果蔬菜專業合作社擴建冷庫資金緊張,當地“紅色鎮村貸”很快提供200萬元貸款……一個個雪中送炭的金融故事,是江蘇各級各類金融機構堅持義和利有機統一的生動寫照,也釋放出金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正能量。

“義與利二者爲一體兩面,對應着金融的功能性和盈利性。”在江蘇省金融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立冬看來,金融行業應遵循“以義爲先、以利爲輔”,盈利性要服從功能性,“金融機構要把‘以義取利,不唯利是圖’的實踐要求真正落到實處,才能在有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創造價值和利潤。”

惠農助“小”,堅持以義當先

10月16日,一羣毛茸茸的小雞苗“搬”進了揚州邗江區建武家庭農場的新家。就在不久前,農場主人焦建武還在爲買雞苗和飼料的錢發愁,“這批雞苗關係到春節市場的雞肉供應,再晚就趕不上了。”

得知焦建武的情況後,揚州農商銀行邗江支行的客戶經理主動上門,詳細介紹了“蘇農貸”產品。“我當天提交申請,無須任何擔保,隔天就批下來了20萬元貸款,解了燃眉之急。”焦建武說。

農時不等人,農民對資金的需求往往呈現缺口大、時間緊等特點。“蘇農貸”由江蘇省普惠金融發展風險補償基金、江蘇省農業融資擔保公司提供增信,主要面向省內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採用純信用方式,簡單操作即可發放貸款。

針對農村合格抵押品少、信用擔保和保險機制缺失的特點,揚州農商銀行對“三農”客戶信貸產品進行優化。截至今年9月底,已累計發放農擔系列貸款2.89億元。

服務鄉村振興、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是普惠金融的應有之義。南京勁拓機械有限公司是江蘇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今年5月,中國建設銀行南京分行江寧支行網點負責人劉雙婕在爲企業測試“惠懂你”放貸額度時,發現該公司因新建廠房出現了資金短缺、融資機構多、融資金額小等問題,便爲其升級了綜合金融服務,將貸款金額從400萬元提升至3000萬元,在兩週內完成了放款。

“‘惠懂你’普惠金融綜合化生態服務平臺通過‘移動互聯網+科技+金融’模式,能夠發現很多對資金有真實、緊急需求的中小微企業,實現批量化獲客、精準化畫像、自動化審批。”劉雙婕說。截至目前,建行南京分行“惠懂你”APP授信超2.3萬戶、350億元。

向新逐綠,助力產業升級

今年4月,一筆1.5億元的“環基貸”項目通過審覈。這筆貸款由江蘇銀行南京分行發放,期限長達10年,利率低至3%,專項用於支持南京溧水經濟開發區污水收集設施提檔升級。

新興產業在激活地方經濟的同時,也給城市生態環境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具有較強公益性,週期長、投入大,一般經營主體不願投資或無力投資。爲破解這一難題,江蘇創新出臺“環基貸”金融支持政策。江蘇銀行積極響應,以“7天審批、5天入庫、2天放款”的高效工作機制,爲企業及時提供了資金支持。

江蘇金融機構義利兼顧、以義爲先的經營理念,不僅體現在爲推動綠色化轉型的主動讓利上,也體現在積極助力企業設備升級,向“新”發展。

爲加大對中小微企業設備更新的支持力度,今年3月,江蘇出臺中小微製造企業設備購置更新改造貸款擔保支持政策(下稱“設備擔”)。5月,江蘇騰沅機械科技有限公司陸續接到產品訂單,急需採購相應加工設備升級產能時,面臨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江蘇信保集團旗下江蘇科擔江南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瞭解到企業需求後,積極與合作銀行對接,爲其配套了“設備擔”融資產品。僅用5天時間,300萬元用於專項支付的設備採購款就打到了企業的賬戶上。

“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地方發展一直是江蘇信保集團的初心與使命。我們將持續助力企業設備更新,促進投資擴產,驅動製造升級。”江蘇信保集團黨委副書記、總裁王鬆奇說。

扶弱幫困,增進民生福祉

量血壓、剪指甲、理髮、洗浴、按摩……前不久,經過鎮江“孝馨養老”服務團隊兩個小時的“不離牀洗浴”後,92歲的包奶奶神色清爽了不少。

包奶奶是鎮江選擇長期護理保險特色助浴服務中年齡最大的參保人員。幾年前,老人因摔傷臥牀,生活不能自理。“子女們一起幫忙,也只能簡單洗個馬虎澡。”包奶奶的兒子說,如今老人每月可以享受不超過3次的特色助浴服務,長護險基金直接與護理機構結算,“個人無需另外付費,省心又省錢”。

數據顯示,江蘇省失能失智和半失能老人超過130萬,護理需求明顯高於全體人羣平均水平。紫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積極參與江蘇省長護險經辦服務,既保障了失能人員“住得起機構、用得起輔具、接受到服務”,也有效破解了“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難題。

除了提升特殊羣體的生活質量,助民增收也是金融機構增進民生福祉、提升羣衆獲得感的重要途徑。

在鹽城東臺市,成立於2010年的龍廚瓜果蔬菜專業合作社,爲當地種植瓜果、蔬菜的農戶提供了穩定銷路。近年來,隨着農戶的蔬果產量不斷增多,合作社亟需一筆資金用於擴建冷庫。“以‘紅色鎮村貸’爲抓手,經過多方評估,我們很快爲企業提供了200萬元貸款。”中國銀行鹽城分行東臺支行普惠部主任呂偉說。

“紅色鎮村貸”是中國銀行圍繞鹽城市紅色鎮村發展、農民增產增收等主題,推出的普惠金融服務。銀行客戶經理定期走訪村鎮,瞭解合作社的經營情況和資金需求。目前,龍廚瓜果蔬菜專業合作社的冷庫規模已實現翻番,收菜規模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