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推動投資規模和比例明顯提升爲目標,首個“中字頭”長期資金入市文件發佈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大力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險、理財等資金入市堵點,努力提振資本市場。
晚間,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聯合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這也被業內稱爲首個“中字頭”推動資金入市文件。《意見》發佈將推動加強頂層設計、形成工作合力,實現資本市場穩健運行與中長期資金穩定回報的良性互動。
“股市要發展好,有兩大關鍵,一是有沒有好的投資標的,二是有沒有充分的投資資金。”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次文件出臺,將有助於推動解決A股市場長期的增量資金問題。
《意見》主要舉措有三大方面。一是建設培育鼓勵長期投資的資本市場生態;二是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支持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穩健發展;三是着力完善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
證監會晚間表示,《意見》主要目標是,經過一段時間努力,推動中長期資金投資規模和比例明顯提升,資本市場投資者結構更加合理,投資行爲長期性和市場內在穩定性全面強化,投資者回報穩步提升,中長期價值投資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中長期資金更好發揮引領作用、投融資兩端發展更爲平衡、資本市場功能更好發揮的新局面。
具體而言,在生態建設方面,將多措並舉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鼓勵具備條件的上市公司回購增持,有效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嚴厲打擊資本市場各類違法行爲,持續塑造健康的市場生態;完善適配長期投資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完善中長期資金交易監管,完善機構投資者參與上市公司治理配套機制,推動與上市公司建立長期良性互動。
在發展公募、私募方面,將加強基金公司投研核心能力建設,制定科學合理、公平有效的投研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引導基金公司從規模導向向投資者回報導向轉變,努力爲投資者創造長期穩定收益;豐富公募基金可投資產類別,建立ETF指數基金快速審批通道,持續提高權益類基金規模和佔比;穩步降低公募基金行業綜合費率,推動公募基金投顧試點轉常規;鼓勵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豐富產品類型和投資策略,推動證券基金期貨經營機構提高權益類私募資管業務佔比,適配居民差異化財富管理需求。
在配套政策方面,將建立健全商業保險資金、各類養老金等中長期資金的三年以上長週期考覈機制,推動樹立長期業績導向;培育壯大保險資金等耐心資本,打通影響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制度障礙,完善考覈評估機制,豐富商業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模式,完善權益投資監管制度,督促指導國有保險公司優化長週期考覈機制,促進保險機構做堅定的價值投資者,爲資本市場提供穩定的長期投資;完善全國社保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政策制度,支持具備條件的用人單位放開企業年金個人投資選擇,鼓勵企業年金基金管理人探索開展差異化投資。
同時,還鼓勵銀行理財和信託資金積極參與資本市場,優化激勵考覈機制,暢通入市渠道,提升權益投資規模。
業內人士認爲,近幾年公募基金淨值回撤較大,行業面臨一定挑戰。此次《意見》提出多項發展舉措,將有助於豐富產品和服務,強化基金公司與投資者的利益一致性,提升投資者獲得感。
證監會主席吳清9月24日“預告”將發佈《意見》並公佈主要舉措後,公募基金、保險資管等機構都在抓緊研究落實。不過業內人士表示,證監會多年來一直在努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此次文件如何落實,還需要關注後續具體的執行。
“保險資金、養老金以及企業年金等現在投資比例上限已經提得比較高,現在的關鍵是提高實際的投資比例。這就要針對資金屬性和管理機制等問題,給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一位保險資管投資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表示,比如企業年金一直以來投資風險偏好都比較低,如果要激發企業年金的入市積極性,不僅需要拉長考覈期,還要從機制上增加對虧損的容忍度,才能真正讓機構放開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