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司法之力托起羣衆“安居夢”
住房問題是重大民生問題,關乎千家萬戶。近年來,人民法院妥善審理涉房地產、房屋租賃、物業糾紛,不斷加大糾紛聯動化解、實質化解、精準化解力度,以司法之力托起羣衆“安居夢”。
●協調“帶押過戶”,助力保交樓穩民生
“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三箭勞務管理有限公司油漆工班組長陳雪萍密切關注百姓安居問題。她瞭解到,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人民法院面對因開發商無力續建引發的訴訟糾紛,積極爭取區委區政府支持,採取“抵押權人戰略投資”形式,推動樓盤順利復工,協調辦理“帶押過戶”手續,合力掃清“保交樓”障礙,一攬子化解相關糾紛,確保2000餘套房屋順利交付。
“歷城區法院成功助力危困企業‘破繭重生’,全力破解‘保交樓’難題,圓了購房者的‘安居夢’。這不僅踐行了‘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的職責使命,也讓人民羣衆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陳雪萍說道。
●深化法治教育,從源頭防範租房糾紛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務工人員到大城市求學或就業,租房成爲他們不可避免的需求。房屋租賃市場活躍度持續攀升,相關房屋租賃糾紛數量也呈增長趨勢。
談及房屋租賃糾紛產生的原因,陳雪萍認爲主要在於兩方面:一方面,一些房屋出租方利慾薰心、誠信缺失。他們誇大房屋條件,隱瞞房屋瑕疵和違規問題,爲糾紛的產生埋下隱患。另一方面,部分租房者法律意識淡薄、契約精神不足。他們草率簽約、隨意毀約,甚至損壞房屋設施。
對此,陳雪萍建議,人民法院應積極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針對學生、務工人員等羣體,定期開展“法治進校園”“法治進社區”活動,宣傳普及與房屋租賃相關的法律知識,提供專業的法律諮詢服務。
●構建多元解紛體系,以司法賦能社會治理
“小物業”牽動“大民生”。隨着城市化進程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小區物業與業主之間的糾紛也日益增多,人民法院積極探索多元化解物業糾紛渠道,妥善解決人民羣衆的急難愁盼。
2024年7月,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發佈四川法院涉物業糾紛典型案例,覆蓋了物業服務合同從訂立、履行到終止全週期,迴應了物業服務收費標準如何確定、請求支付物業費訴訟時效起算點如何認定等熱點問題,展現了人民法院多元解紛、協同共治的司法理念。
“這些案例是人民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司法智慧不斷賦能社會治理的生動縮影。”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油氣田開發首席專家文紹牧建議,人民法院要進一步加強與住建部門、社區及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聯動解紛,持續推動物業糾紛源頭治理、高效化解,爲服務保障民生、提升人民羣衆幸福感貢獻司法力量。(記者 郭致傑 閆繼勇 姜鄭勇)
來源:人民法院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