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被糙養的北方人,終於在得知喝奶有吸管時…心理防線崩塌了?

萬萬沒想到,一句“爾濱,你讓我感到陌生”徹底帶火了黑龍江乃至整個東三省的冬季旅遊業務,還在全網掀起了一場南北差異大亂鬥。

起因是一個正在東北旅遊的“南方小金豆”,發了一條視頻,說自己在東北買牛奶,問老闆要一根吸管,卻得到了一句“袋裝牛奶沒有吸管,咬開直接喝就行了”的回覆。

這位南方遊客百思不得其解,還以爲是老闆故意不給,換了好幾家店才發現了一個驚天事實——東北的袋裝牛奶沒有吸管。

南方小土豆這輕輕一問,卻給了所有北方人一記重創。

不僅是東北人聞所未聞,咱山東山西河南河北甘肅內蒙…也沒聽說過牛奶配吸管的啊。

全程圍觀了南方小土豆在哈爾濱被盛情款待的網友表示,烤紅薯給你們配一個小勺算是咱招待貴賓了,喝牛奶你們還要吸管嗎?

南方人也很懵:“喝牛奶用吸管,這哪是什麼貴賓服務,這不是標配嗎?”

在南方,牛奶不僅會配一根吸管和三個不同位置的孔,還有單獨的包裝袋,又衛生又方便。

何止是喝牛奶的方式不一樣…接下來,南方寶寶的一通分享,更是讓北方人的小腦萎縮、大腦宕機、全身麻痹了。

吃火腿腸的時候,沒給你們發開口器嗎?

買橙子有開橙器吧?

大果凍總該有勺子吧?

還有朋友祭出了超難剝的夏威夷果開果器,問道:“北方朋友用過這個嗎?”

這題北方人終於會答了:有點過分了,我們看起來很像野人嗎?

一生被糙養的北方人

面對南方寶寶略顯殘忍的好奇心,北方寶寶是一問一個不吱聲:“不知道”、“沒聽說過”,統一化身爲前兩天“身在家鄉爲異鄉”的哈爾濱寶寶。

這才終於意識到了:這就是咱被糙養的一生吧。

內蒙網友更是原地放下身段:“現在感覺自己更像匈奴了。”

在北方,所有南方人使用的刀子、叉子、勺子、起子…到了北方人這裡都集成了一個器官——嘴。

火腿腸不就是這麼“擰—拽—啃”的嗎?方便又省事兒,還能隨機分享一半給身邊的一位幸運小夥伴。

吃果凍不就是這麼“啃—掀—吸”的嗎?壓根也用不上勺子啊。

喝牛奶不都是這麼“咬—吐—吸”的嗎?啥時候用過吸管啊?

有時候遇到比牛還犟的牛奶袋子,北方人也不慣着,單憑自己一張嘴就能嘬得它現出原形。

看了北方人聲情並茂的分享,給南方朋友也整懵了:不是吧不是吧,這幫北方人,到底是在玩梗還是來真的啊?

別看北方人表面上是豪情萬丈,生怕南方人看輕了自己的鐵齒銅牙,其實他們的內心深處早已是委屈巴巴、傷痕累累。

如果說鹹甜豆腐腦和湯圓餃子之爭還算是可控的個人口味選擇,那麼,牛奶帶不帶吸管、火腿腸有沒有開口器,那可就是商家有意的區別對待了。

許多北方寶寶坐不住了,開始集體聲討商家,還跑到頭部奶製品的評論區質問:好你個小某牛小伊某啊,你們保密工作做得真好,活了30來年,頭一次知道牛奶還有防塵袋和吸管的。

在奶業摸爬滾打了這麼多年,還第一次被人問到這個問題。

官方也是汗流浹背了,主打一個已讀亂回,說因爲工廠設備型號不一樣,所以包裝纔會產生差異。

咬住吸管不鬆口的北方網友並不買賬,覺得這是廠家弄反了因果關係,明明是先劃分了南北,才採用了不一樣的設備。

總之就是要爲自己小半輩子沒用到吸管喝牛奶來討個公道。

得不到商家的偏愛,只能靠自己挽回顏面。既然硬件上是鬥不過了,北方寶寶開始從軟實力方面反擊。

“這是我們4個人吃累了剩下的量,就跟沒吃一樣。”

“你們南方的烤串不是這樣嗎?”

實在沒素材的,只能假裝生氣撂下一句狠話:“細養的孩子不長個!”

眼看着這場“南北大對戰”到了水深火熱的地步,雙方選手都拉開了架勢要證明誰纔是被寵愛的小孩。

直到有人po出了一張圖:“弱弱地問一句,北方月餅有配刀叉嗎?”

好嘛,現在輪到月餅廠家汗流浹背了。

南北大亂鬥:從“互毆”到和解

在吸管和刀叉被激情討論之前,互聯網上的“南北之爭”由來已久。而這一次藉着南方小金豆的東北奇遇,又勾起了很多人遙遠的“地域記憶”。

上一次南方的朋友被集體羨慕,還是在南北跑操方式不同被發現的時候。

北方的小孩,跑操從來都是整齊劃一的步伐、方方陣陣的隊列,誰偷懶了、缺勤了一眼就能發現。

而南方的同學們跑操呢?身體在前面飛,魂還在後面追。

整個操場上烏泱泱一片,想怎麼跑就怎麼跑,前排幾個蘇炳添,後排全都是林妹妹。

北方人羨慕哭了,在線艾特南方網友告訴自己他們是不是真的這麼自由。

這樣的南北交流日益密切之後,南方人也難免有被嘲笑“沒見識”的時候。

有幾個南方網友去新疆旅遊,第一次見到蘋果樹,三個人愣是用背影呈現出了800種情緒。

震驚、喜悅、驚訝、崇拜…恨不得當場給蘋果樹磕一個。

這一次是北方人先發制人了:“來個南方人解釋一下,你們是真的沒見過蘋果樹嗎?”

評論區暫時不考慮接稿的廣‍西網友馬上手繪了一幅,並答道:“從小到大隻見過這種蘋果樹。”

南北差異千千萬,但是最大的不同還是在飲食上。

來到南方的菜場,不僅土豆論個賣、大蔥論根稱,菜販還能根據你要做的菜給你處理好。甚至連土豆絲這種“無理要求”都可以滿足。

反觀北方菜場呢?想要買一根蔥,菜販大手一揮:拿走吧,送你了。

潛臺詞:再想要別的服務可沒有了。

上了餐桌,南北差異也是肉眼可見。

南方的朋友用碗吃菜、盤子當骨碟;

北方的朋友用盤子吃菜,如果沒有米飯和主食那就不用碗了。

曾幾何時,這些關於南北飲食、生活習慣的討論,往往會發展成立場的站隊,最終以吵架、互相貶損告終。

而這一輪由一根吸管引發的南北大亂鬥,卻讓人在細微處看到了一些溫情。

不再是南北兩大陣營的互相拉踩,以“北方人就是糙漢”、或是“南方人就是小氣”來蓋棺定論,反而是互聯網上出現了一種久違的和解和包容。

似乎大家都在逐漸明白,我們每個人都有想要守護的家鄉,也都有揮之不去的鄉愁。

爲把家鄉送上熱搜,他們操碎了心

無論是三次元還是賽博世界,每個人都必然擁有着南方或者北方的身份,也都有充足的生活經驗去加入這場關於飲食、起居、生活方式的討論。

線下,這是三年過去、全國大流動後的一次南北方大交融;

線上,這也是評論帶IP後的南北方大辯論。

每一個在埋怨“被爸媽粗暴對待”的孩子,其實也是在說“別看我摔摔打打,還是能健康成長”;

每一個看似在“顯擺”的人,其實也是在告訴對方:我們之間並不存在跨不過的鴻溝,只是生活方式稍許不同。

無論是北方人還是南方人,所謂的隔閡不過是不曾瞭解過對方的生活。

而互聯網這個媒介,恰恰也讓我們對遠在千里之外的人有了切身的瞭解,不再是侷限在“身邊即世界”的狹小空間裡固步自封。

從眼前看到遠方,理解世界的多元,是把對方從“標籤”變成“真人”的過程,也是包容的開始。

就像是一生傲骨的北方人,別看他們喝起牛奶瀟灑豪邁,出門買菜也是大刀闊斧。

但是這世界上總歸是有他們的軟肋——那就是面對蟑螂時,一切戰鬥力都會瞬間化爲烏有,急需南方寶寶的庇護。

而一向是“嬌生慣養”的南方人,想要享受東北澡堂的極致體驗,也難免會被這裡的大開間澡堂嚇到退縮,需要北方人的貼心壯膽。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地域不同或許帶來了生活習慣上的差異,但那一定不是我們用來評判、歧視個體的標籤,更不是嘲諷、孤立某個個體的理由。

挖醬現在最愛看的就是頂着各自id的網友爲自己家鄉旅遊行業出謀劃策、艾特自己家鄉的文旅賬號到處抄作業,簡直是操碎了心。

一個個操心的id背後你能感受到的是一個個熱情的個體。無論是吐槽還是調侃,不變的都是一顆熱愛家鄉的心。

看起來,這場“南北之爭”似乎並不會迅速結束,甚至會在一個個操心年輕人的推波助瀾下愈演愈烈。

說不定下一次,大家“吐槽和調侃”的對象,就輪到你的家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