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趨緩等因素考量 中研院mRNA疫苗變更研究項目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今(18)日出席立法院教文會接受備詢。(姚志平攝)

BNT與莫德納疫苗在疫情當中的普及率高,針對mRNA技術對防疫與次世代醫療的重大影響,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今(18)日出席立法院教文會備詢時表示,mRNA技術有望成爲癌症疫苗平臺,且對次世代醫療有着重大影響,中研院將會持續進行相關研究,不過會變更研發目標。

中研院去年發佈Omicron次世代mRNA疫苗成果報告,研究成果在發佈4天內,便被美國國家衛生院(NIH)與疫苗大廠莫德納引用。

針對中研院研發疫苗的情況,廖俊智說明,中研院已具備核酸疫苗研究基礎,也嘗試投入合成疫苗製作,但過程中存在諸多現實因素及考量,因此無法和國際大廠競爭、合作,不過院方不會放棄,還是會持續研究,爲下次公衛疫情進行準備。

民進黨立委陳秀寶提問,隨疫情趨緩,新冠肺炎次世代疫苗研發是否會停止或變更項目?

廖俊智迴應,中研院雖變更研發項目,但會持續發展mRNA技術,該技術除了對製造新冠肺炎疫苗有助益,也對次世代醫療有重大影響,預計更將成爲處理疾病的新型態,而癌症疫苗將會是中研院關注的研發焦點之一。

而在其他疫苗研發上,廖俊智也說,登革熱疫苗已準備技轉給國內外廠商,B型肝炎疫苗則尚未進入臨牀應用階段,還有部分困難有待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