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惡化 兩性薪資差距擴大破萬元
近年男性、女性受僱員工總薪資(含年終獎金)變化
今天是母親節,但職場媽媽「疫」外辛苦;根據主計總處歷年受僱員工總薪資統計,兩性差距並沒有因教育程度普及而拉近,反而持續擴大,尤其在2年前新冠疫情爆發後更爲明顯,從106年兩性總薪資差距9073元、擴大至110年的1萬1341元,5年來增加2268元。若換算成倍數,男性薪資也從女性的1.2倍擴大至1.23倍。
國內本土確診案例已飆破4.6萬例,若疫情進一步影響勞動市場,主計總處官員預測,兩性薪資差距恐怕會持續擴大。
主計總處官員指出,精準地來說,應該是「不同工、不同酬」,以近來徵才最夯的科技業來說,薪資高的工程師以男性居多,女性在科技業多從事行政工作,經常性薪資、獎金、分紅都有差距,而醫療機構也呈現相同狀況,醫生男性比例過半,護士、行政以女性居多。
官員以去年疫情升級爲三級警戒爲例,餐飲、旅遊、零售以及美容美髮業等,在禁止內用、人流減少下,業績大受影響,企業主紛紛減班休息,少了獎金、加班費等,都影響這些產業受僱員工的總薪資;官員表示,國內的內需服務業由女性撐起一片天,若疫情衝擊這些產業,今年男、女性總薪資的差距應該會進一步擴大。
政治大學勞工所教授成之約表示,臺灣男性以從事製造業爲主,技術門檻、含金量都高,拉高整體平均值,女性除了工作性質不同外,還因爲生育關係,勞動參與率比男性低,一旦脫離職場5年、10年,就等於「類新人」,過去工作資歷得打折,兩性存在先天條件上的不同。即使是較低門檻、部分工時工作,男性總薪資仍比女性高。
成之約根據日本調查指出,即使近年流行居家上班,日本男性居家辦公的平均年收入是日本女性的2、3倍,分析工作性質多是技術密集、設計、創意等工作,女性居家辦公還是以事務性、行政性的工作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