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界籲及早進行「EGFR+ALK」基因檢測

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李岡遠向病友說明基因檢測重要性。(葉書宏翻攝)

爲提供民衆肺癌治療的新觀念臺灣癌症基金會與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共同舉辦肺癌衛教講座分享治療新知,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李岡遠表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應同時進行EGFR和ALK基因檢測,及早確認致癌基因,選擇對應標靶藥物治療,提升治療成效。」

肺癌位居國人癌症死因之首,年奪八千性命,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當民衆發生嚴重咳嗽、呼吸困難等狀況,恐已罹患晚期肺癌;臨牀統計約7成肺癌病友發現已是晚期,提升治療效率也更顯重要。研究發現,除了民衆熟知的EGFR(表皮生長因子接受器)外,尚有10至15%的ALK(間變性淋巴瘤激酶)。

40多歲的王小姐原是一名上班族,起初因持續咳嗽就醫,但經過多次治療卻不見好轉,且不僅咳嗽症狀加劇,甚至連走路都喘不過氣,嚴重影響生活,只好黯然離開職場

就診後發現竟罹患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腫塊面積幾乎填滿肺部,且轉移至腦部骨頭,此時已幾近呼吸衰竭。王小姐進行基因檢測後,發現EGFR基因變異,使用標靶藥物治療一週後奇蹟似的可以下牀行動全身腫瘤大部分也都已消退。目前已持續治療一年,不僅走路臉不紅、氣不喘,更已重回工作崗位,回覆原來生活。

李岡遠表示,從案例可看出基因檢測對於晚期肺癌患者的重要性,因此呼籲在確診爲晚期肺癌後,可同步進行EGFR與ALK基因檢測,儘早找出致癌基因,才能對症下藥、提升治療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