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上海有6000職業打假人,會不會影響正常的消費維權

近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與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基金會聯合舉辦第二期“提振消費維護權益”大講堂,披露了一組職業打假的數據:上海2023年職業索賠投訴量高達24.6萬件,其中投訴超10件的有近8000人。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已牽頭各區市場監管局甄別、彙總了近6000人的職業打假異常名錄,並明晰了這些職業打假羣體聚焦的商品(服務類別)和存在的市場監管領域違法行爲。

職業打假早就不新鮮,其社會形象近年來發生了很大變化,從最初充滿正義色彩、受鼓勵的正當行爲,逐漸演變爲以打假牟利繼而備受爭議的灰色操作。職業打假已經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在很多司法案例中,職業打假者經常採取舉報、複議、訴訟等方式向商家施壓,尋求懲罰性賠償以獲利。現實中,職業打假往往針對的是一些正規商家,近年最典型的職業打假行爲當屬對“無證拍黃瓜”商家的索賠,媒體報道提到,有人在一年內以此爲由向1372家餐飲店提出高額索賠。

甄別職業打假行爲,顯然有跡可循。爲了避免誤傷,具體哪種行爲被定性爲職業打假,需要一套嚴謹的策略。上海提供的數據顯示,投訴超10件的有近8000人,而最終被納入職業打假異常名錄的爲6000人。這說明有2000人可能是正常的消費投訴,至於是不是職業打假,顯然不能單純看投訴數量,有的人就是熱衷於打假,甚至完全不求回報,監管部門不能忽視這個因素。

不過,光上海就有近6000人被納入職業打假異常名錄,還是挺讓人驚訝。如此龐大的數據,一方面說明靠職業打假來牟利已很常見,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商業模式”;另一方面,職業打假早就過了“單打獨鬥”的階段,很多都是公司化作業,這意味着職業打假行爲殺傷力更大,監管層面有必要予以重視。

上海監管部門的應對很有針對性,一是制定打假異常名錄,對於進入投訴異常名錄的人員,在處理投訴舉報、信訪、信息公開、行政複議、行政訴訟、監察事項時與普通消費者或者舉報人進行適當區分,對其相關舉報一般不予獎勵。而當其在職業索賠、職業舉報過程中存在失信行爲時,將依法加強聯合信用懲戒。二是在司法實踐方面,建立了“職業打假人甄別預警”應用場景,當發現索賠金額超過合法權益範圍或合理範圍,或索賠多次且數額較大,主觀上具有以非法佔有爲目的,並且使用欺詐、脅迫等手段的,可認定構成敲詐勒索罪,以加大震懾力度。

這一套組合拳大大壓縮了職業打假的生存空間.尤爲重要的是,避免了職業打假導致的行政資源和司法資源浪費。過去,無論是一線監管還是後續的司法程序,哪怕明知對方目的是牟利,卻也無可奈何,該走的程序還得走,該消耗的資源還得消耗。現在,藉助一系列監管操作,這種局面有望得到緩解。儘管過去有關職業打假的法律認定引發了一定爭議,但在現實中,監管部門其實總結了豐富且可靠的經驗,尤其是行政執法在應對職業打假過程中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不出意外,上海監管部門的類似摸索,今後會具有非常高的實踐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