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基金會「頤養食」 專爲老人設計

《頤養‧好食:易嚼、美味的頤養食譜》食譜內軟嫩好入口的「紹興醉雞」。(伊甸基金會提供)

記者會現場老人試吃頤養食,個個吃的津津有味。(伊甸基金會提供)

伊甸基金會推出兼具色香味和易於咀嚼特性的「頤養食」,有由馬鈴薯泥代替米飯製作的「滷肉飯」、雞腿肉磨泥熬煮成的「雞汁煨面線」、以芋泥捏丸代替糯米制成的「酒釀湯圓」等,專爲長輩設計的食品。

伊甸基金會表示,長輩的牙口不好、吞嚥功能也逐漸退化,因此只能食用軟質、泥質這類的「類嬰兒食物」,但食物種類往往較單一,也比較不好吃,影響長輩的進食意願,也導致營養攝取不均。

伊甸基金會2012年引進日本「介護食」的理念,由世界餐福事工聯會主廚陳宏賓、張同凝、李秀玲以及伊甸基金會基隆服務中心沈雪珍共同研發出適合長輩的食譜《頤養‧好食:易嚼、美味的頤養食譜》,融合中式、西式、臺式料理,呈現出早餐、前菜、米麪、肉類、海鮮、湯品、甜點等65道菜餚。

伊甸基金會常務董事王剴鏘醫師表示,相較於坊間的衆多老人食譜,伊甸的理念是將滷肉飯、油蔥雞等一般餐食,做的更易咀嚼吞嚥,也使用取得容易的食材,不使用加工食材,達到「色香味形軟泥流」的概念,讓吃飯不只是生理滿足,也達到心靈滿足。

頤養食的概念是由日本的「介護食」演變而來,日文的原意是「關懷」和「照顧」,一開始是復健醫師訓練病患回覆成正常飲食的復健餐食,後來延伸至一般生活中,指任何人在任何情境下都能食用的食物。

沈雪珍老師是伊甸基隆服務中心15年資歷的資深主廚,掌管中心內上百位重度身心障礙養護住民的一日三餐,她說「以前開店做生意,爲了賺錢,現在每天在中心內爲住民備餐,憑的是一種『對家人的愛』。」

這次食譜內的「紹興醉雞」,就是她在基隆中心點餐率最高的一道人氣料理,不僅把雞肉燉煮的軟嫩,讓住民好入口,淡淡酒香也讓養護機構的住民懷念起過去年輕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