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驚現12米巨大丁丁雕塑?民衆直呼噁心,市長:大丁寓意極佳!

意大利人可能從沒想過,自己城市的廣場上有一天會豎起一根巨~~~~~~大的「丁丁」。

在那不勒斯市政廳廣場,12米高的丁丁藝術裝置拔地而起。裝置名爲“Tu si' 'na cosa grande”(你真了不起),站在廣場中央俯瞰衆生,顯眼至極。

很多人前來只爲看它一眼,有人單純來湊熱鬧看個樂子,有人想感受下裝置背後的設計寓意...

當然,也有人忍不住內心的厭惡:這樣一個像極了丁丁的裝置,究竟是怎麼能堂而皇之地放在廣場上的??

要聊丁丁爲什麼出現,還得從它的前輩說起。

在丁丁裝置出現之前,同一位置擺放的作品是由藝術家米開朗基羅·皮斯托萊託(Michelangelo Pistoletto)打造的“Venere Degli Stracci”(破布的維納斯)。

藝術家表示,破布是廢物,美麗的維納斯使它們再生,讓破布變成了藝術品。作品想表達一種藝術與廢品的衝突,以及對當今消費主義下衣物消費氾濫、浪費太多的思考。

作爲市政府想要創造的“當代那不勒斯”計劃的一部分,那不勒斯市長加埃塔諾·曼弗雷迪(Gaetano Manfredi)當時表示,他對這個作品相當滿意:

“希望通過當代藝術,通過藝術大師創作的裝置,讓這座城市的各個角落煥發活力。

這個項目也有希望成爲那不勒斯的標誌,發掘歷史和傳統的自豪感,激發對當下的討論、展望未來,就像《破布的維納斯》,將古典藝術與貧困和可持續發展的主題結合起來。”

但好景不長,去年7月,一場大火把維納斯燒了個乾淨。火焰熔化了雕像,把裝飾它的舊衣服也燒成了灰燼。

因爲作品本身沒有電氣結構,當時猜測可能是人爲縱火。

兩天後警方宣佈逮捕了一名32歲的流浪漢,事件調查結束,但藝術裝置卻沒法“復生”了。

於是,安裝新的藝術裝置就提上了日程。

那不勒斯官方對此相當上心,他們找來藝術家加埃塔諾·佩斯 (Gaetano Pesce),以17世紀代表那不勒斯“即興喜劇”的經典角色普契涅拉 (Pulcinella)爲原型進行設計。

(藝術家加埃塔諾·佩斯)

佩斯本就致力於設計造型奇特、色彩鮮豔的傢俱、藝術品,作品中有打破規則、異想天開的成分在。接到這個命題後,他很快給出了自己的詮釋。

(佩斯的過往設計)

在他看來,裝置的兩部分代表了不同寓意。

(此次裝置的設計草圖)

被箭刺穿的兩顆心,象徵着他和第二故鄉那不勒斯的情感紐帶,更廣泛地說也象徵着墜入愛河和博愛。

丁丁形狀,則代表那不勒斯人耳熟能詳的戲劇角色普契涅拉。雖然怎麼個代表法咱也不懂,但很顯然,意大利人也不是很懂...

(原型角色普契涅拉,象徵那不勒斯人們的純樸)

“這些人是不是沒別的正經事兒可做了?”

“服了,真的無話可說。”

“這玩意兒看得越久越噁心。”

“感覺我們成了整個太陽系的笑柄。”

更離譜的是,得知這樣一個裝置花費了18萬歐元(約140萬人民幣),其中的16萬還是由市政府文化促進基金提供的“公家錢”,那不勒斯市民的憤怒更深了。

那不勒斯前市長甚至專門在社交媒體寫文嘲諷,稱藝術裝置釋放了那不勒斯人最精彩的幽默和諷刺,還暗戳戳地表示當年任職期間可沒有拿公共資金去做這種事兒。

當地婦女權益組織也發出抗議,稱這是對當地女性的侮辱,要求市政府撤下裝置,成立婦女市政委員會,以確保未來的文化選擇更加包容和尊重。

只有那不勒斯市長還在嘴硬,出現爭議後依然在表達對裝置的熱愛:

“最初看到它時,我的想法和其他人的想法一樣。我認爲這個想法已經傳達給了每個人,這是一個很那不勒斯的想法。

作品的理念,是將普契涅拉與那不勒斯人心靈之間的關係進行程式化的表現。我認爲當代藝術必須讓人們產生討論,有辯論纔是一個城市有活力的標誌。”

至於裝置的設計者本人佩斯,在裝置設計完成後他在紐約去世,享年83歲。

他曾在社交媒體上形容,這件裝置表達的是對周圍環境的感激之情,這些環境給他的創作工作和他所愛的人帶來了巨大的能量。

不知道如果他能看到如今裝置真正建設完成後,網友們鋪天蓋地的評論又會是什麼心情...

很顯然,當藝術化個人化的表達出現在公衆視野中,要面對的是公衆的審視。

在普羅大衆看來,裝置的第一印象顯然不是當地家喻戶曉的原型角色普契涅拉,而是一根讓人費解的巨~~~~~~大丁丁...

類似的翻車事件之前咱們也都看過不少,比如前幾年日本的藝術團隊在東京代代木公園搞了個巨大人頭氣球,把不少人都嚇得夠嗆。

當時的報道稱,巨大人頭是名爲“目[me´]”的藝術團隊創作的項目,靈感來源於團隊裡一位成員中學時做過的夢,整個作品的名稱叫做“應驗之夢”。

人臉高達20米,相當於6層樓高,形象是真實存在的人,從1000多名項目應徵者中挑選而出。

項目負責人稱這個作品是想表達“疫情之中通過凝視巨大的‘他人’,再次感受到全人類的共存,並以此爲契機思考其意義。”

不過從結果來看,人頭氣球的驚悚性顯然要遠遠大於思考性。想用這種方式來搞藝術、讓大衆產生思考,也確實是想太多了...

如今巨大丁丁進入人們視野,自然又引起類似的爭論。搞藝術、搞創作表達自然沒問題,但作品進入公共領域後該不該把握尺度,可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

能夠確信的是,即使被各種吐槽,這種驚人的表達方式也肯定不會是最後一次出現吧...

聽說

把【報姐】設置爲☆星標☆

更容易搶到C位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