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斷供保房的產業鏈正在興起,有人保住房還倒賺 89 萬。

一種斷供保房的產業鏈正在興起,有人保住房還倒賺 89 萬。《華夏時報》的報道,近期公開平臺不少人正在拉斷供保房的業務。具體操作如下:

斷供房主在房屋斷供之前,找到操作的團隊。

第一步,讓房主和信得過的人給即將斷供的房子簽了一個永久居住權。

第二步,籤一份長達 15 年的租金,一次性給房主轉 15 年的租金,其實就是過個賬,左手倒右手,目的是爲了讓法院判定這個租賃真實有效。然後就是斷供,到銀行開始起訴執行拍賣房子剩 89 萬。

這個案例的房主劉先生,他的房價一拍時是 287 萬,評估公司評估 244 萬元,以 7 折也就是 170 萬元上牌。因爲有居住權和租約雙重保障,在一拍的時候如願順利流拍。二拍與 170 萬的基礎打 8 折,就 136 萬元開拍。但在有租約和居住權的情況下,任何一個局外人都不敢拍這個房子,就算房子到了你手裡,你也住不進去。物權法規定居住權優先,買賣不破租賃。

這時候就開始關鍵在第三步,房主劉先生的朋友,以 36 萬的起拍價,拍到自己手裡,房子就成了正常的二手房。新房主直接找了一個評估公司,把房子評估到 322 萬,最後在銀行貸子款七成,直接貸了 225 萬元,產生了 89 萬的差價。

目前服務於斷供保房業務的律師不在少數,都是主打保房款 5 - 8 年,讓斷供人有足夠的時間去翻身。

對此,北京知名房產律師彭彥軍認爲,有些斷供保房的操作已然背離誠信使用原則,一旦採取弄虛作假的手段,就已經違法違規,惡意設立租賃和居住權。惡意提高房屋價值,騙取銀行貸款。這些都不是法律所提倡的行爲。斷供是房屋子無路可走的最後一步棋,但收樓並負債幾乎是斷供者唯一的出路。

現在有了這種操作,斷供人當然會背水一戰,但背後的法律責任和損失風險當然也要自行承擔。那麼你對斷供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