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臺灣創新科技50 ETF正式成立 預計11/1掛牌

指數篩選納入多因子選股策略,包括三大指標:財務指標-近4季營業利益要大於零、動能指標-排除現價離52周高點最遠的10%個股、成長指標-研發費用佔營收比重大於2%,另外標的還需要屬於FactSet RBICS Level 6 創新科技次產業,相關營收佔比要至少有50%,且必須具備永續報告書,近3個月日平均成交金額至少要有1500萬元等條件,經過重重篩選之後,符合上述條件的菁英個股再依照自由流通市值加權取其前50大個股作爲ETF的成分股。

野村臺灣創新科技50 ETF經理人林怡君表示,臺灣科技產業基本面已經觸底,從電子上中下游庫存去化進度來看,今年第二季除了晶圓代工之外,其他包括下游組裝、主機板、面板、IC通路、封測及設計等次產業的庫存水準皆已明顯下降,因此身處長鞭效應尾端的晶圓代工庫存何時能夠停止上升,成了各方觀察消費性電子景氣回溫的關鍵指標。

對此,上週臺積電法說會釋出正面訊息,稱近期已在PC、手機等兩大應用端看見庫存調整改善的早期跡象,意味目前差不多是臺灣科技產業的基本面底部。從企業獲利面角度,臺灣電子股與美國科技股一樣,企業盈餘谷底基本上已出現在今年第二季,下半年起將逐季改善,並於明(2024)年迎來正成長,建議投資人把握每一次的短線回檔修正,分批佈局2024年科技股企業獲利復甦的基本面上升行情。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指出,00935納入獨家指標「研發費用佔營收比重排除最差25%及小於2%」,這正是創新科技產業確保企業長期競爭力的重要關鍵,唯有投入到位的研發能量,纔有機會轉化爲營收盈餘逐年成長的長期養分,透過野村在臺股主動式領域堅實的研究經驗,研發費用支出佔營收的比重相對高者,股價爆發力及長期上漲的潛力也較高,在臺灣以創新科技爲主軸的產業結構下,這類型的公司長期才能吸引資金不斷流入。

舉例來說,2022年全體上市櫃公司營收額約25.2兆元,研發費用支出約7,000億元,研發費用佔營收比重僅約2.7%,若是改以產業來看,電子零組件業7.7%居首,其次爲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制品業。而在野村臺灣創新科技50 ETF成分股中,研發費用佔營收比重最高的前三者分別是2379瑞昱的26.9%、3529力旺的26.3%以及5269祥碩的21.7%,而這三檔個股過去三年平均研發費用佔營收比重分別是26.0%、29.7%以及17.0%,可以看到無論是短期或長期的比重都遠高於全體上市櫃公司及電子產業。

反映在股價表現,即便今年電子業景氣不算太好,但瑞昱透過多元化的產品組合,今年股價上漲了40.6%,優於大盤的15.7%,也相比另外兩家IC設計巨頭表現更勝一籌;力旺受惠今年AI熱潮,一躍而升最貴記憶體股,今年股價上漲了50.94%,祥碩同樣受惠AI高速傳輸商機,今年股價更是上漲72.4%,可見研發投入愈高的公司,當新一波趨勢來臨時,往往股價也更有表現的機會。

歷史資料顯示,從2019年初至2023年9月底,00935野村臺灣創新科技50ETF追蹤指數累計報酬率達194.5%,遠超過臺灣電子類指數(145.3%)、臺灣50指數(102.8%)跟臺灣加權指數(97.6%),領先幅度將近一倍,透過00935發揮科技ETF投資價值,有利投資人獲取潛在資本利得。

展望今年第四季,張繼文進一步指出,臺股仍有利多因素,包括:(一)景氣落底反彈、(二)AI拉貨需求增、(三)電子銷貨旺季、(四)選舉行情,對於第四季看法並不悲觀。

對於投資人而言,想要逢低佈局臺股或是參與AI等創新科技趨勢,野村臺灣創新科技50ETF更具多頭上漲的爆發力,投資者也比較能久抱存股。

野村臺灣創新科技50 ETF,以新臺幣15元的發行價,坐擁多項創新科技特色,成爲今年度新募集的ETF熱門選擇,預計11月1日正式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