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圍過粗「糖尿病風險增2倍」 女性超標比例更高
▲國健署今舉辦「代謝三五成羣 瘦腰就贏」記者會。(圖/記者張乃文攝)
記者張乃文/臺北報導
代謝症候羣是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問題,主要由5項危險因子組成,包含三高和腰圍、膽固醇等,若其中3項出現異常,就要當心。國家衛生研究院羣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鍾仁華提到,根據研究發現,腰圍過大者,5年後罹患糖尿病風險增加近2倍;若已有代謝症候羣,會增加糖尿病6倍風險。國健署有4招可幫助改善腰圍。
國健署今(6)日舉辦「代謝三五成羣 瘦腰就贏」記者會。根據國健署2017年至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20歲以上民衆每2人就有1人有腰圍過粗問題,而腰圍過粗更是代謝症候羣中,盛行率最高的危險因子。鍾仁華說,在國民健康營養調查發佈數據顯示,代謝症候羣的盛行率逐年上升,男性高於女性,前者接近4成、後者接近3成。
鍾仁華說明,在這之中,腰圍過粗是最容易發現異常的指標。他表示,比例上也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且女性腰圍過粗的比例比男性高。在101至109年間46000名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研究參與者研究發現,腰圍過大確實影響5年後代謝症候羣另外4個指標,如血壓、血糖、三酸甘油脂、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
鍾仁華提到,若維持正常的腰圍,上述4個指標較容易改善,但若腰圍有超標,其指標也可能會有異常。他說,在疾病影響力上,以糖尿病爲例,腰圍過大對於其風險會增加2倍;若已經有代謝症候羣問題,糖尿病的風險則會增加6倍;可見腰圍過大可說是影響代謝症候羣相當重要的因子。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透過基層醫療收案管理代謝症候羣,目前以112年爲例,約收案12萬人,被收案者約20%可成功逆轉,而113年數據至今收案量已達到約22萬人,也期待推動相關預防,可改善國人三高所造成的疾病負擔。他說明,因爲代謝症候羣會導致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及腦中風,甚至心血管疾病等,比起癌症,對於國人疾病負擔是更重的。
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提醒,按照健保署統計,臺灣三高患者約有540萬人,而代謝症候羣正是三高疾病的前驅,有些人可能不曉得自己有三高,但透過相關檢測,可瞭解自己可能已經有代謝症候羣,但尚未達到吃藥的程度,此時可透過專業介入,幫助改善。
▲國健署提醒,成年男性腰圍應小於90公分、女性小於80公分。(圖/記者張乃文攝)
國健署指出,若發現腰圍過粗,可進一步結合相關危險因子數據使用「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臺」,評估未來10年罹患冠心病、腦中風、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不良事件等5種與代謝症候羣有關的慢性疾病風險,並依循平臺提供的個人化健康指引,以改善致病危險因子。
國健署說,腰圍過粗通常表示腹部肥胖,更代表內臟脂肪的堆積,成年男性腰圍應小於90公分、女性腰圍應小於80公分,有4招幫助改善:
1.居家定期量測腰圍:於早晨空腹時自然站立,除去腰部覆蓋衣物後,將腰圍尺繞過腹部中線(骨盆上緣至肋骨下緣的中線)量測,記錄腰圍數值變化。
2.我的餐盤健康飲食:每日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建議「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
3.規律中等費力運動: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費力運動,如:健走、太極拳、騎腳踏車等,定時定量維持健康體態。
4.遠離煙、酒更健康:建議採行4步驟戒菸(選定戒菸日、告知親友、瞭解困難、排除誘因),並避免飲酒,以促進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