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首例!醫生用“便便”爲10歲男孩治療自閉症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傅宣 記者 顧瀟)10歲患者小帥(化名)患有自閉症並且還有便秘,近日,揚州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與消化內科協助,將健康人糞便中的功能菌羣,移植到小帥的腸道內,重建新的腸道菌羣,從而實現治療。據瞭解,這也是揚州市首例腸道菌羣移植手術。
小帥臨牀症狀表現爲自閉症合併便秘,此前他在其他醫院接受了康復治療,但效果並不理想,尤其是消化道症狀。小帥的父母在瞭解到腸道菌羣移植可能對自閉症症狀有所改善後,決定帶孩子到揚州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尋求幫助。
內科副主任、神經內科副主任唐鐵鈺和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劉一輝的問診後,他們迅速爲孩子進行了腸道菌羣檢測,結果顯示小帥的腸道菌羣處於重度失衡狀態,符合菌羣移植的條件。
小帥入住神經內科病房後,劉一輝對其再次進行了詳細的病史詢問和身體檢查,並與家屬進行了深入溝通。在家屬慎重考慮後,決定對小帥進行腸道菌羣移植(FMT)。據介紹,這種治療手段是提取健康人糞便中的功能菌羣,移植到患者腸道內,重建新的腸道菌羣,從而實現腸道及腸道外疾病的治療。
近日,在消化內科主任醫師王梅及麻醉科醫護團隊的緊密配合下,醫生爲小帥進行了腸道菌羣移植手術。術中,通過腸鏡下噴灑菌液實現移植,成功重建新的腸道菌羣。術後小帥生命體徵平穩,未出現不良反應。
王梅表示,腸道菌羣移植通過將健康人的腸道菌羣引入患者體內,並輔以益生菌和益生元來穩固療效,腸道菌羣移植方式需要針對患者自身情況進行個性化選擇,目前常使用口服膠囊、鼻腸管、胃腸鏡及灌腸四種移植方式。
據唐鐵鈺介紹,孤獨症譜系障礙(ASD),俗稱自閉症、孤獨症,是一種複雜的神經發育障礙,常伴隨胃腸道症狀,近年來,“腦-腸軸”成爲神經科學研究的焦點。
腸道與大腦之間存在信息溝通,兩者間相互影響並調節彼此的功能。當腦腸間的信息交流出現問題時,可能導致疾病的發生,包括自閉症、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和抑鬱症等。
國內外均有研究證實,自閉症患者的腸道菌羣與健康人羣存在顯著差異。近年來對“腸-腦軸”的深入研究發現,腸道微生物可以通過改變腸道與大腦信號溝通的神經遞質水平,從而影響大腦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