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原行長周小川:資產價格不納入通脹考慮已不行了

(原標題周小川資產價格不納入通脹考慮已不行了,怎麼納入還需研究

周小川

中國金融學會會長、央行原行長周小川在最新題爲《拓展通貨膨脹的概念度量》的文章中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低通脹對於央行貨幣政策操作和理論框架提出了挑戰,也動搖了通脹目標制的理論基礎。通脹既是央行觀察經濟金融狀況終極變量,也常是一箇中間變量。傳統的通脹度量現在面臨包括較少包含資產價格會帶來失真、以什麼收入作爲計算通脹的支出籃子方面的不足和挑戰。

這篇11月27日發表的文章,是11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 “央行研究”專欄開通以來發布的第三篇文章,第一和第二篇文章是央行行長易綱論文《再論中國金融資產結構及政策含義》和央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的論文《堅定不移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

周小川在文章中指出,傳統的通脹度量會面臨四個方面的不足和挑戰。當前不少國家的貨幣政策面臨着不能有效達到通脹目標的問題

一是較少包含資產價格會帶來失真,特別是長週期比較的失真。

周小川認爲,通脹在長期度量上存在問題,特別是資產價格如何反應生活質量、支出結構上。此外還有長期投資回報應折現入當期通脹的問題。

二是以什麼收入作爲計算通脹的支出籃子 。

周小川指出,收入的測度以及按什麼收入來定義支出籃子並計算物價水平, 會影響具體人們的通脹感知和預期家庭可支配收入的籃子小了些,而籃子以外內容的價格上漲的較多。而從宏觀經濟模型來看,分類勞動者的平均淨收入等於勞動對GDP的邊際貢獻,則是清晰、無可置疑的。

第三個方面是勞動付出的度量如何影響通脹的感知 。

文章指出,付出/效用(之比)的概念顯然與通脹有關聯。要從產生效用的廣義物價和勞動付出所換取的收入兩個方面(或者兩者之比)來了解生活水平的通脹效應,即用更多的勞動付出換取同樣的消費效用意味着通脹。

第四個方面是基準、可比性(comparability)和參照系

周小川認爲,過去投資品價格和資產價格可另行考慮,現在再這樣做恐怕已經不行了。未來養老金醫療支出都很大,依賴投資回報且具有長期性。資產價格除了影響到企業的擴大再生產,還涉及基礎設施環境保護公衆性消費問題,不納入通脹考慮已經不行了,但怎麼納入還需要研究。 通脹及其測度問題面臨若干挑戰。過去看似很成熟的通脹度量,現在看來並不理想。當前的度量顯然存在着忽視投資品價格和資產價格的問題。

“當前不少國家的貨幣政策面臨着不能有效達到通脹目標的問題,無論使用的是標題通脹(headline inflation)還是名義通脹(nominal inflation)。”周小川指出,需要明確要達到的目標,以及如何對目標進行測度。測度對於經濟社會而言是相當複雜的,可能需要更廣義的通脹概念;如何對通脹進行測度,值得進一步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