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楊金龍:臺灣跨境支付 不因地緣政治被邊緣化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圖/記者屠惠剛攝)
文/中央社
近年國際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升溫,金融也可作爲制裁手段,俄烏戰爭就是一例。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今天表示,臺灣銀行業均參與SWIFT,所有跨境支付交易均可透過SWIFT處理,臺灣跨境支付並不會因地緣政治而被邊緣化。
金磚國家(BRICS)今年10月22日至24日舉行高峰會,會後宣言提出新跨境支付倡議。部分媒體指出,金磚國家討論創建「金磚之橋」(BRICS Bridge)新金融支付平臺,將與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跨境支付系統(SWIFT)抗衡;臺灣受限於地緣政治,恐被排除而邊緣化。
此論點引發社會關注,央行當時便迅速澄清,楊金龍今天出席財金公司113年度金融資訊系統年會,以「跨境支付未來趨勢及臺灣發展路徑」爲題進行演講時,也再次強調,臺灣不會因地緣政治風險升溫而受影響。
楊金龍首先說明SWIFT的影響力,是全球跨境支付最主要的金融資訊傳輸系統,可處理多種幣別的金融交易訊息傳輸;且SWIFT受到網路效應影響,覆蓋範圍愈來愈廣泛,形成獨特競爭優勢,目前約有1.1萬家金融機構參與,遍及200多個國家,是國際資金訊息傳輸的骨幹。
依SWIFT今年前3季資料顯示,處理全球交易金額約2713.7兆美元,仍以美元爲主要清算貨幣,佔比爲47.5%。SWIFT使用者如果違反歐盟或比利時法規,經提報董事會並採多數決通過後,得予以制裁,違規情節嚴重者可斷絕使用SWIFT系統。
楊金龍指出,SWIFT已成爲全球跨境系統的骨幹,並由西方國家主導,2022年2月爆發俄烏戰爭後,SWIFT成爲西方國家實施金融制裁的手段。事實上,俄羅斯早在2014年發動克里米亞戰爭,遭到歐美國家制裁後,就着手「去美元化」措施。
楊金龍表示,俄烏戰爭爆發後,美國、歐盟等西方國家陸續對俄羅斯祭出多項經濟與金融制裁,其中金融制裁手段包括凍結俄羅斯國外資產,以及禁止俄羅斯主要銀行使用SWIFT等,媒體報導,西方國家形同將美元武器化;另一方面,俄羅斯也採行多項反制措施。
楊金龍分析,雙方相互制裁已對全球經濟金融造成影響,並升高地緣政治緊張情勢。長遠來看,隨着地緣政治議題發酵,在技術、政治與意識形態推動下,可能促使全球形成個別的地緣政治集團及金融支付體系。
在可預見的未來,楊金龍認爲,美元仍深具市場流動性、法治及避險地位等關鍵優勢,爲全球支付體系主要貨幣,SWIFT也會維持全球性系統的重要角色;臺灣銀行業均參與SWIFT,所有跨境支付交易均可透過SWIFT處理,臺灣跨境支付並不會因地緣政治而被邊緣化。
楊金龍並表示,臺灣現行支付系統基礎設施健全完善,爲持續優化、精進跨境支付,央行推動路徑將與全球同步,以穩步進行CBDC(央行數位貨幣)研究試驗,以及推動快捷支付系統(Fast Payment System, FPS)跨境互連方案的雙軌方式進行,並持續參與國際組織相關會議,爲國際接軌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