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凱鈞》從日本反安保 看今日反送中

香港市民要有警覺

反送中運動的能量能持續輸出,脫離不了香港市民的支持與同情。跟太陽花運動一樣,華人社會普遍對「學潮」抱有浪漫情懷。然而,他們不理解的是,古今中外的學潮,往往快速變質,違背初衷。目前黑衣人的口號已從「反送中」到「特首下臺」就可見其無限上綱,完全沒有與政府對話的想法與誠意。美國駐港領事館職員與黑衣人領袖的會面,更讓人懷疑此運動與美國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港府修訂《逃犯條例》之初,因法律程序以及對外發言有瑕疵而被攻訐,尚屬理性討論;今日之舉,就純粹是一場類似「阿拉伯之春」與「顏色革命」的反政府運動罷了。香港市民必須要有警覺。

回想日本60年代,也有一場與反送中同樣盛大的「反安保」活動。首相岸信介主導修改《美日安保條約》,宣示兩國將會共同維持與發展武力,聯合抵禦武裝攻擊。這等於架空日本憲法第九條「放棄對外戰爭」的規定,日本可以參與美國的對外戰爭。此一舉動自然引起日本基層羣衆的不滿,尤其岸信介在內等自民黨政客,多爲二戰戰犯,卻能免除牢獄並拜相,如此邪惡之人高坐廟堂更讓青年學生熱血沸騰。反安保運動聲勢最大時,還有30萬羣衆包圍日本國會,此時的「反安保」名正且言順,連接之後的反越戰,是受到廣泛認可的正面運動。

然而,一羣野心家的投入,讓之後的活動在短短几年變質。他們把「游擊戰術」引入學潮,一方面擺出「和平反戰」姿態吸引普通人加入,試圖製造「肉盾」。另一方面卻把學生武裝化,他們頭戴安全帽,口戴面罩,手持長木棒或竹竿,與日本警察進行一連串暴力抗爭。各地大學生相互串連,試圖帶起遍地烽火。除了暴動,綁架並凌虐親政府人士,威脅民間反對者不得批評他們,到最後甚至「同志相殘」,同一陣營不同派系的領袖被亂棍打死,成了家常便飯。屠龍勇者,此時已成惡龍。

勿陷入暴力革命火海

日本政府的運作,其實也很值得參考。日本警察除了靠「機動隊」在街頭與暴力化的學生進行周旋外,「公安警察」也在四處收集學生以及活動家的所有資料並建檔,甚至派人滲透、分化、破壞其組織。並且曝光學潮的暴力形象,以及他們逐漸把「革命」矛頭從政府指向民間人士的事實,讓普通市民收回同情,並開始遠離這個運動。失去羣衆基礎的「城市游擊戰」自然也就無所依歸,瀕臨瓦解,日本左派運動在往後幾十年一蹶不振。

日本在面對聲勢如潮的學生運動時,不是一股腦地動用自衛隊或請求美軍出手。因爲維護治安非軍人天職亦非專業,屬非常時期的非常手段。日本除了冷靜應對,分化瓦解其勢力外,更重要的是,寄希望於本國人民的眼與心,讓他們知道學運已經變質,必須切割。日本人選對了方向,纔有今日舉世羨慕的經濟成就,而不是陷入暴力革命的火海。今日香港人的智慧,難道還比不過50年前的日本人嗎? (作者爲武漢大學兩岸與港澳法制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