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新南向成共識 侯喊擴至印太

三黨總統候選人將延續新南向政策。圖/美聯社

中美貿易戰角力,加上蔡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讓東南亞市場受到臺灣在內各國的重視,併成爲這次總統大選的重要議題之一。相較民進黨候選人賴清表態延續新南向政策;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把視野再放大,強調會從新南向國家擴展到印太國家,並在行政院下成立「印太願景辦公室」,做出完善規劃。

侯友宜批評蔡政府的新南向政策失敗,主因在於跟主要貿易國家並無簽訂FTA,且臺灣加入CPTPP、RCEP也沒動作,讓人民感到痛苦。他質疑,民進黨所謂的全球佈局,卻是哀鴻遍野,農漁產品賣不出去、觀光產業受到重創,新南向完全是失敗經濟政策。

侯友宜主張,將蔡政府力推的新南向政策擴展到印太國家,啓動「睦鄰外交」,與美國及其盟邦並肩,強化臺灣和印太地區連結。他承諾將在行政院下設印太願景辦公室,由行政院副院長擔任召集人,同時成立國家級印太區域研究智庫,做好相關規畫。

賴清德認爲,「新南向政策是良善力量」,只要印太穩定、繁榮,世界就穩定、繁榮,印太區域是地緣政治變化最關鍵的區域之一。

賴清德強調,人才是所有政策的核心,因此未來新南向政策,除了將持續建構臺灣與區域共同體共榮發展的藍圖外,更要秉持「以人爲中心」精神,積極追求由創新驅動的經濟發展願景,並以公義永續爲目標的社會改革策略,同時以民主和平爲指南針的外交戰略。

至於民衆黨候選人柯文哲曾表示,未來將依循蔡政府外交路線,遭解讀爲認同新南向政策。

據統計,自2016年新南向政策推動以來,與新南向國家簽署超過120個合作備忘錄。此外,我對新南向18國貿易總額自2016年958億美元,增加至2022年1,803億美元,成長88.2%,增速優於同期我國對全球貿易成長。

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是近幾年中美貿易及科技戰打開,包括臺灣在內的企業,都分散供應鏈的設廠地點,以降低生產風險。儘管如此,大陸對於臺商而言,仍是最大佔比的出口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