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畢業,不用寫論文!

“恭喜你,論文答辯通過!”

在畢業季的大學校園裡,這可能是準碩士畢業生們最想聽到的一句話。

近年來,衆多高校不再強制要求碩士在讀期間發表學術論文,但與之相應的,是學位論文的不斷收緊,將焦點更多地聚集在學位論文質量審覈之上。

近日,學位授予的要求迎來大幅度調整——《學位法》出臺,規定專業碩士、博士學位申請人可通過規定的實踐成果答辯獲得相應學位。

這意味着,專業碩士不用寫學位論文,也能獲得學位了!

學位授予,不唯論文

2024年4月,全國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下發《教育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培養目標指出,要培養“能有效解決教育教學領域中複雜問題”的人才,中期考覈需提交實踐研究報告,完成學位論文則是必備環節。

據媒體報道,來自不同高校的多位在讀專業碩士也表示,完成學位論文答辯是該校申請學位的基本要求。

然而,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必須以學位論文作爲標籤之一嗎?答案是否定的。從“破五唯”到《學位法》,國家從頂層設計着眼,都在致力於學術評價和學位授予與論文脫鉤。

4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法》正式出臺,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自198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實施以來,我國學位法律制度的首次全面修訂。

《學位條例》向《學位法》的“變身”中,構建“三級兩類”學位體系制度是備受關注的制度創新。《學位條例》中,聚焦學術學位,未對專業學位進行相應制度設計。而《學位法》將學位類型明確劃分爲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兩類,且對兩類學位的學位授予條件以及學位答辯形式等明確差異化評價標準。學術學位強調突出學術研究能力,專業學位強調突出專業實踐能力;學術學位研究生進行學位論文答辯,專業學位研究生可進行實踐成果、其他規定的成果答辯。

本次立法後,學位論文成爲專碩畢業的非必要選擇。

但是,不唯論文不代表獲得專業學位更容易。曾參與《學位法》立法工作的中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徐靖提出,《學位法》對不同類型學位研究生提出不同培養要求,對專業實踐能力的要求更高了。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陳志文認爲,《學位法》與其他教育法律條文相比,對高校的影響是全方位和深刻的。一方面涉及高校辦學核心內容與領域,即學科建設,質量控制等,另一方面則直接牽扯到學生的權益保障。《學位法》的出臺,對推動教育法制化,規範化,進一步加快教育強國建設,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都有着更爲重要的意義。

當然,法律的生命在於執行。也有學者擔心《學位法》落地困難,學位授予標準體系、人才培養體系、人才評價指標等如何調整,如何在高校有效落實,有待時間檢驗。

分類培養,教育多元

《學位法》中,對專碩和學碩“區別對待”的背後,凸顯出我國在研究生培養方面對分類發展的強調與重視。一方面,重視學術學位的培養,讓學生敢於去闖無人區,從事原始創新,在基礎理論方面作出更大貢獻。另一方面,更加重視專業學位的培養,讓學生能夠圍繞國家科技發展的重大需求,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曾經,專碩在人們的眼中,大多是作爲學碩考研失利後的調劑Plan B。2020年7月,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曾提出,未來碩士生培養將主要以應用型人才,即專業碩士爲主。2020年9月,教育部印發《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提出,到2025年,專碩招生規模將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種種人才培養的戰略調整都指向一個終點——高層次應用型人才,亟待加碼。

近年來,無論是國家發佈的研究生相關政策,還是各大高校的研招信息變化,彰顯着重學術學位輕專業學位的觀念,大幅扭轉。

根據中國研招網公佈數據顯示,2017年,專碩招生人數以56%的佔比首度超越學碩,此後專碩招生規模持續增加,並呈現出“力壓”的趨勢;專業學位授予人數佔比從2012年的32.29%增加到了2022年的56.4%。

近些年,在高校的招生計劃中專碩已經逐漸佔據“半壁江山”,更有不少“雙一流”高校在一些專業的招生中宣佈停招或縮招學碩。如2020年四川大學取消心理學學碩專業招生;2021年5月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發佈通知自2022年開始不再招收學術學位研究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南京大學、東北林業大學等高校也陸續宣佈,至2024年起停止招收部分專業的學術型碩士研究生。

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郭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兩年,在教育部分配名額時,學碩的增加幅度確實不大,但專碩的增加卻很明顯,這與我國高層次人才培養的目標密切相關。

在2023年1月的教育部新聞發佈會上,清華大學副校長姜培學介紹說,清華大學目前在學研究生中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分別佔55%和45%,碩士生中的比例分別爲26%和74%。一項項數據表明,專碩已實現“逆襲”。

在專碩大幅度擴招的同時,學科專業設置也體現了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的“並重”,成爲國家對碩士研究生培養從研究型爲主轉向應用型爲主的又一重要標誌。

2023年,《教育部關於深入推進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分類發展的意見》發佈,其中提到,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原則上只開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專業學位授權點爲主。而這一方向,在近幾年的專業學位授權點及專業學位類型設置數量中早已有所體現。

據《2020年審覈增列的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及其學位授權點名單》,2020年獲批/加強建設後獲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的41所高校中,共新增了105個碩士授權點,其中學術學位碩士點4個,專業學位碩士點101個。

在2022年發佈的《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中,專業學位類別得到進一步豐富。目錄中改變了過去專業學位類別目錄是學科目錄附表的呈現方式,將主要知識基礎相近的一級學科和專業學位類別統籌歸入相應的學科門類。同時,專業學位類別的數量由原來的47種增加到67種。

培養專業學位爲主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正在成爲時代主流。

好就業,纔是王道

專碩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下迎來擴招盛況時,大批考研黨對專碩學位也是愈發青睞有加。

促成專碩“逆襲”的關鍵因素,一方面是國家政策導向、社會需求導向,另一方面還有考研黨“讀研爲就業”的目的。近幾年“大學生就業難”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爲了能夠從本科學歷內卷的怪圈中走出,許多人選擇讀研升學歷。

而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高質量增長的新時代,職業分類越來越細,研究生在各行各業就業的比例逐年升高,專業能力強、實踐能力突出的應用型人才適合社會現實的需要。專業學位研究生的人才培養定位,使得專業學位碩士在市場擁有更明顯的就業優勢,社會認可度越來越高。

高校也在進一步破解專業型研究生偏學術化的瓶頸。如華南理工大學與華爲開展聯合培養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項目,重點培養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解決實際問題、開展技術創新等能力。在保證專業人才的理論知識厚度與實操能力的同時,緊密對接職業需求。

對於考研黨來說,是選擇深耕於學術研究的“學碩”,還是選擇奮鬥於社會職場的“專碩”,更多還是取決於自己的人生規劃。只有明確自身讀研的目標,選出最適合自己的道路,纔是讀研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