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國資大力“拓新”,推動省屬企業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

原標題:廣東國資大力“拓新”,推動省屬企業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

近日,廣東省國資委出臺《省國資委拓新工程行動方案》(簡稱《拓新方案》),大力培育創新型企業,推動省屬企業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有序佈局發展未來產業,實現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推動省屬企業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

按照《拓新方案》,堅持“自己幹、合作幹、參與幹”三向發力,構建適合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政策機制,儘早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產出一批重大原創技術成果,推動構建全省國資國企科技創新“一盤棋”。到2027年,省屬企業創新能力大幅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年度投資規模突破900億元。

梯次培育拓新企業和拓新項目

爲構建高效有序的拓新工程培育工作體系,《拓新方案》提出對省屬企業現有項目或企業進行綜合評估,分類梳理形成A、B、C三類拓新項目、拓新企業,並對拓新企業、項目實行“一企一策”“一項目一方案”。省國資委和省屬企業對拓新項目或企業實行差異化扶持政策,建立梯次培育體系,逐步牽引各地市國有企業建立分層遞進培育體系,形成全省國資科技創新“一盤棋”。

省國資委將最大限度爲拓新企業和項目提供精準到位的政策支持,充分激發企業科技創新活力;還將適時研究組建專項基金配套支持科創工作需要,推動科技成果加速轉化落地。

構建全省國資國企科技創新體系

當前,科技創新要求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結合日益緊密,近年來,廣東瞄準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目標,正加快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鏈。

一方面,建立廣東省國有企業創新聯盟,支持省屬企業與央地國有企業、省屬企業間、內部企業間開展科技產業跨界合作與協同創新,建立共建共享的融合創新機制,構建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型科研合作範式和資源配置模式。

特別是鼓勵、支持拓新企業示範推進數字化轉型,圍繞應用場景明確轉型指標,推動企業實現運營能力提升、業務流程優化、風控能力加強、商業模式創新。

另一方面,推動省屬企業統籌利用好國內外創新資源要素,與行業學會、行業協會、重點高校、科研院所及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開展高質量融通創新,搭建各類產業技術聯盟、校企聯盟、院企聯盟,並打造省屬企業與金融機構的創新聯盟,支持國有創投基金加大對行業科技領軍企業、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投資力度,鼓勵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充分發揮長期耐心資本作用,形成科創工作協同聯動格局。

在此過程中,省屬企業積極利用獨特場景資源與優勢,全方位、多層次開放資源、場景應用和創新需求,導入各類要素,實施場景驅動創新。

鼓勵探索建立長週期激勵機制

科技創新具有投入大、週期長、風險高等特點。按照世界科技史的一般規律,越是原創技術的研發週期越長,投入越高。

尊重客觀規律,充分考慮企業承擔新興產業任務或拓新項目對集團當期經營業績產生的重大影響。《拓新方案》鼓勵省屬企業集團結合實際對拓新項目或企業探索建立長週期考覈,明確差異化考覈目標,給予初創型企業或拓新項目3—5年培育期,合理設定戰略虧損期,不納入“兩非”“兩資”及虧損治理範圍。

同時,激勵機制上,在賦予拓新項目團隊更大自主權,支持拓新項目或企業統籌用好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員工持股,實施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薪酬激勵制度,加大對青年科技人員的激勵等方面,《拓新方案》均提出了政策支持和激勵,爲拓新行動的實施保駕護航。

按照《拓新方案》目標設定,到2027年,省屬企業創新能力大幅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年度投資規模突破900億元,力爭戰新產業和未來產業營收佔比達到20%,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達到4.3%,建設一批高能級研發平臺;打造一批優秀創新企業家、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水平研發團隊;培育一批具有產業鏈控制力的生態主導型龍頭企業、“鏈主”企業、科技領軍企業;鍛造一批行業細分領域獨佔鰲頭的專精特新企業和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南方日報記者 袁佩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