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全力避免「臺灣加一」 惡化兩岸關係

理慈國際科技法律事務所共同創辦人蔡玉玲(左起)、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印刷電路板協會理事長李長明、長風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江宜樺、前行政院副院長杜紫軍、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冷則剛、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陳伯佳,出席長風基金會所舉辦的2024突破論壇。記者林宸誼/攝影

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18日表示,「臺灣加一」應視爲「中國加一」的上位全球政策,應全力避免「臺灣加一」惡化兩岸關係,使臺灣與全球供應鏈更加疏離。

「臺灣加一」,是外國廠商要求國內業者的生產地在臺灣、大陸之外,必須在第三地也有工廠設備,以避免臺海間真的發生戰爭,國外廠商的供貨會受到影響。

劉大年在長風基金會所舉辦的2024突破論壇中指出,雖然「臺灣加一」並不全然代表縮減在臺灣規模,但在許多情況下,跨國企業要求臺灣企業赴臺灣及大陸以外的第三地投資,促使臺灣企業必須調整在臺灣的營運策略,也會造成成本的增加。

長風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前行政院長江宜樺指出,「臺灣加一」現象會造成臺灣地緣政治風險,必須要做避險的選擇。「如果從投資角度來看的話,是否會造成到臺灣投資的外資,轉移到別的地區,然後臺灣的產業發展萎縮、機會減少,會是重要的產業以及經貿方面的變動。」

前行政院副院長杜紫軍以自己爲例,由於擔任很多上市公司獨立董事,董事會中都提到客戶要求在臺灣以外的地區出貨,要到海外去設一個發貨倉庫,「客戶要求海外倉庫順利出貨,那要維持一定時間發貨,需要相當存貨在海外,客戶要求至少把6個月的量全部放在海外,這對企業來講是一個非常辛苦的事情。」

劉大年建議,「臺灣加一」應該是以建構友善供應鏈,完善臺商海外佈局,維持羣聚優勢,優化資源運用爲出發點。

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陳伯佳表示,工具機在2012年生產總值69億美元,掉到2023年的26 億美元,「關鍵就是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 ,關稅增加生產成本,造成企業生產設備投資轉趨觀望,光是運費就是毛利三倍。」

陳伯佳指出,臺灣工具機產業雖然已經形成聚落效應,但9成都中小企業,跟國際大公司競爭,這些國際大公司經濟規模都非常大,「所以臺灣廠商一定要打羣架外,還要找出新的商業模式,例如提供製造整合方案或是設備及服務。」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冷則剛認爲,「臺灣加一」面臨後全球化的發展衝擊,尤其面臨地緣政治要非常小心,美國的所謂小院高牆預期會更加政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