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赴俄閱臺籍日本兵勞改檔案 盼彌補史料缺角

臺北教育大學教授楊孟哲今天表示,赴俄羅斯科學院與東方研究所簽約,研究臺灣籍日本兵在西伯利亞勞改的檔案,將從60萬大軍的影片等中大海撈針找出史料,彌補臺灣史的缺角。

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教授楊孟哲今天在莫斯科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指出,臺灣對臺籍日本兵的研究與記述多集中在南洋國家,鮮少提到西伯利亞勞改營的相關研究。

楊孟哲說,這次簽約的研究計劃,將從臺灣人的角度看待於北國的勞改歲月。除他擔任計劃主持人,政治大學兼任教授傅琪貽擔任協同主持人。

他表示,2人於13日在俄羅斯科學院與東方研究所副所長劉宇衛(Valentin Golovachev)、東方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卡塔索諾娃(Katasonova ElenaLeonidovna)簽訂爲期3年計劃。

楊孟哲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1945年蘇聯擊敗日本關東軍,60萬關東軍成爲俄國戰俘,被帶往西伯利亞勞改。有部分臺籍日本兵被帶往西伯利亞沿岸的海參崴、伯力、伊爾庫茨克及赤塔,從事修築鐵路、挖礦、砍伐森林、修築港口等苦力,直到1949年。

他表示,2010年於日本留學期間,他爲深入研究慰安婦議題,踏足俄羅斯庫頁島與俄人互動,獲悉臺灣人在西伯利亞勞改的史實,促成此次研究。雖然日本對滯留西伯利亞關東軍有詳盡研究,但只以日本人爲主體,沒有臺籍老兵的史料。

楊孟哲說,13日簽約合作意向書,希望將保存在俄羅斯聯邦署內檔案館關於臺籍老兵勞改的文書、紀錄、照片及封存多年的影片檔案整理,進而出版中文書籍及舉辦「西伯利亞勞改文獻展」。

他指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對臺籍日本兵的研究,雖留下珍貴的豐富史料與口述歷史,但也無西伯利亞勞改的臺籍老兵史料。

楊孟哲表示,盼這次以1945年終戰後,滯留西伯利亞的臺籍老兵爲主體的研究,在60萬大軍資料中,找到勞改影片、臺灣人的勞改戶籍卡、個人與從軍資料,並走訪勞改地點,以彌補臺灣史的缺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