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調查:疫情期間大學生逾2成性慾提升、近3成性行為降低

輔仁大學公共衛生系副教授鄭其嘉,調查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大學生性慾與性行爲。記者許維寧/攝影

臺灣性教育學會今舉行「多元對話,尊重專業-建構本土化性教育」學術研討會。輔仁大學公共衛生系副教授鄭其嘉調查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大學生性慾與性行爲,近4分之1在學校停課期間接觸網路色情的頻率增加,約2成6性慾提升,但近3成性行爲降低。

輔大公共衛生系副教授鄭其嘉發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對大學生性慾與性行爲之影響」。研究團隊於疫情暫停實體課程期間,邀請北中南東部的18至28歲學生填寫線上問卷,總計回收502份有效樣本。

調查結果顯示,疫情學校關閉期間,超過3分之1至2分之1的大學生性慾望以及性行爲改變,性慾提升者達26.2%,降低者僅5.4%;但若綜觀性行爲,則有27.9%受測者性行爲頻率降低,15.8%性行爲提升。

鄭其嘉說,疫情期間人對情感的渴望能預測性慾提升,但受限於疫情,未必有機會反映於性行爲上,也發現受測者可能透過視訊、瀏覽色情網站、自慰等滿足慾望。

另外,調查也發現,4分之1大學生接觸網路色情的頻率增加。鄭其嘉說,色情媒體是最重要的預測因子,調查發現受測者若接觸較多色情媒體接觸,則性慾、性行爲提升愈多;色情媒體若接觸較少,則性慾、性行爲也會較低。

鄭其嘉說,推線上課程是疫情期間許多國家的常規策略,學生也可能因此增加瀏覽色情網站的機會,對性發展帶來負面影響,推動線上學習時應強化網路安全教育與性教育;再者,疫情下的學生對人際互動比較退縮、冷淡,學校應多辦理如社團等活動,讓學生學習與人互動、交朋友的技巧。

鄭其嘉也表示,社會多認爲學生上了大學就會自動了解如何教男、女朋友,「但不會的還是不會」。進入大學後自主性提升,很多人卻選擇投入網路世界,實際上大學生仍需要情感教育、需要被教導,建議學校能開設通識教育,教學生怎麼認識、與對象互動,學會如何約會。

另外,臺灣性教育學會聚焦發展適齡與本土化的性教育,名譽理事長晏涵文表示,美國過去曾因宗教勢力影響,多強調「禁慾」而避談「避孕」。然而事後研究發現,學校忽略教導避孕,不會延後學生髮生性行爲的年齡,反而會提升得到性病的風險。

學會月中曾公佈調查,家長多認爲避孕知識應提前至國中教導,鄭其嘉也談到,發現大學生除了情感教育普遍缺乏,逾半數大學生也較缺乏避孕知識以及性病相關知識,國高中端應加強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