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後情勢 國際金融巿場鬆口氣

由於選舉結果可能影響兩岸經貿關係,以及阻礙臺灣某些經濟政策的推動,臺灣本地的投資者難免會有憂心。不過路透指出,對那些擔心賴清德可能推動法理臺獨,或是北京當局可能做出強烈反應,從而重創全球半導體業的投資人來說,目前的結局似可大大緩解他們的疑慮。

新加坡瑞穗銀行亞洲(除日本外)首席經濟學家瓦拉丹(Vishnu Varathan)表示,「在總體經濟和地緣政治方面,我認爲從全球角度來看,不會出現巨大的漣漪。」但民進黨失去對立法院的掌控是一個更大問題,由於陷入僵局的可能性升高,臺幣可能受到一點衝擊。

紐約梅隆投資管理公司(BNY Mellon Investment Management)亞洲總體和投資策略主管米特拉(Aninda Mitra)說,未來數日隨着臺灣的政治人物、中國以及美國官員之間相互隔空放話和交火,大家會看到一些激烈的政治表述和其他短暫的爭吵。

路透指出,構成市場中堅的絕大部分投資人,將在賴清德新政府5月20日就職前採取觀望的態度。米特拉表示,今後需要更加關注的是,臺灣新政府的戰略性政策與其內部的凝聚力,「他們會試圖平衡與中國和美國的關係,還是會遠離其中一方?現在要明確回答這些問題仍爲時過早」。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FDI(外人直接投資)下跌!根據經濟部投審司統計,2023年全年僑外投資總計2310件,件數減約1成,金額112億5476萬美元,年減幅更逾1成5。此金額相當回到疫情前一年2019年水準,仍追不上2018年表現。

但投審司副司長呂珍慧稱許去年表現:「超過百億,是很高的了!」因近幾年在招商投資服務中心成立下,一對一服務有所成效,加上綠電風電是主力,製造業又有良善基礎產業鏈,造就百億投資成績。

2023年僑外資投資金額112.5億美元,是比2022年133億下跌15.4%,幅度不小;約回到疫情前、2019年的112億美元,追不上2018年114.4美億元。但經濟部說明,2022年當年因離岸風電大案,整體金額相當好,2023年確實沒有再更好,可也是近16年,自2022、2018年後的第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