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育華/給旅人的備忘錄:如今from global to local纔是王道
許育華|專欄作家,寫作者,曾任職多本時尚雜誌,擅寫設計與生活風格,着有《戀物絮語》。旅行史超過25年,旅居柏林,經常來往歐亞之間,常說「以機票做爲度量衡」。 圖/許育華提供
Memo 1:想出發就趕快出發
若說2022是世界重啓旅行的迴歸之年,那麼2023便是往更遠、更深入地方的遠征之年。天災與戰爭,都讓人類領悟到,旅行就跟人生一樣,應該活在當下。
幾天前,瑞芳深澳的象鼻巖斷了,臺灣經典風景成爲絕響,過去,我們天真地以爲它會矗立千年,我與許多人一樣感傷甚至更深,因爲我未曾親眼見識過它。
去年開始的烏俄戰爭,今年的以巴衝突,在冷酷戰爭面前談旅行感覺傲慢,但我不禁暗自想,這些地方應該五年十年內都無法去了吧,這些地點都曾在我的旅遊清單上。好友曾說,敘利亞古城阿勒坡是他去過最美、最和善的地方;阿勒坡在2012年內戰時嚴重摧毀,就算有朝一日我能拜訪這人類古老文明的起源地,也見識不了旅行家眼裡的世外桃源。
歐美人士常將「Bucket List(生平願望清單)」掛在嘴邊,今年特別有感,我不只要把Bucket List更詳細列出,還要儘快實踐。
隱身在德國小鎮萊茵河畔魏爾的Vitra設計博物館,是許育華今年心中的難忘風景。 圖/許育華提供
爲了替參與馬拉松的朋友加油而到訪法國Dijon,當地以葡萄酒、芥末等聞名。 圖/許育華提供
Memo 2:認識在地的好時機
From local to global曾是主流趨勢,而今日旅行From global to local纔是王道。不只是疫情發展出的國旅效應,能源危機,通貨膨脹、物價上漲,便宜機票已成絕響。歐洲的旅遊花費比疫情前高出許多,於是,較近、較小、較冷門的目的地成爲新主流。
站在世界回看臺灣,同樣道理。我們長大後可能離家到其他城市求學求職,假期又往海外旅行,鮮少深入探索自己的土地。最近我初次到金門,被其歷史與風景深深打動,而同行的歐洲人們卻早已對金門嚮往熟識。是啊,我們習以爲常的事物,其實是別人眼中的珍寶。
我們對鄰近文化的見解有多全面?旅行的刻骨銘心,許多來自人與人的邂逅與交流,還有自己的心。
初訪金門所見的閩南式建築聚落。 圖/許育華提供
金門黃昏時的海灘遼闊夢幻。 圖/許育華提供
Memo 3:旅行時暫別數位焦慮
近年深刻感受,網路時代造就的,是全球大城市越來越接近的品味與審美,從咖啡館到選物店到都長得很像,我不再對這些地方無限好奇,也明白無遠弗屆的數位世界,人們不由自主地「旅着別人的行」。
我能執行的微小叛逆,是「往不主流的地方去」,那兒仍見得到老派餐館與雜貨鋪,對外地人熱情的居民,見識原汁原味的生活,是旅行樂趣。我也儘量不上網,我不要身體旅行,而心思還留在日常;不要獨處卻「獨而不處」,一個人出發,但掛在網上與大家閒話家常。
提問此次旅行的首位爲何?放慢腳步、深層體驗、探索異地、與旅伴共度的時光?所有前提,其實都只是先把自己從日常與虛擬世界抽離。旅行對人是潛移默化的,就算不化作社羣上的影像與文字,它會留在你的氣質裡,在談吐與胸襟上,無需數位焦慮,旅行終究會結束,我們還是會回到日常。
西西里島的Marsala市鎮,保有許多原生的在地特色與人情味。 圖/許育華提供
西西里島Agrigento鎮的古希臘遺蹟。 圖/許育華提供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